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原則(五)


8.2.12 文物與"珍貴"景觀 文物指遺存在社會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歷史文化遺物,一般包括具有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筑物、遺址、紀念物或具有歷史、藝人,科學價值的占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珍貴"景觀"一般指具有珍貴價值必須保護的特定的地理區域或現象,如自然保護區、風景游覽區、療養區、溫泉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設施等。 如不進行這方面的影響評價,則只需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說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內容:建設項目周圍具有那些重要文物與"珍貴"景觀;文或"珍貴"景觀對于建設項目的相對位置和距離,其基本情況以及國家或當地政府的保護政策和規定。 如建設項目需進行文物或"珍貴"景觀的影響評價,則除應較詳細地敘述上述內容外,還應根據現有資料結合必要的現場調查,進一步敘述文物或"珍貴"景觀對人類活動敏感部分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有:它們易于受那些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學的影響,目前有無已損害的跡象及其原因,主要的污染或其它影響的來源,景觀外貌特點,自然保護區或風景游覽區中珍貴的動、植物種類,以及文物或"珍貴"景觀的價值(包括經濟的、政治的、美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和科學的價值等)。
8.2.13 人群健康狀況 當建設項目規模較大,且擬排污染物毒性較大時,應進行一定的人群健康調查。調查時,應根據環境中現有污染物及建設項目將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選定指標。
8.2.14 其它 根據當地環境情況及建設項目特點,決定電磁波、振動、地面下沉等項目是否調查。
9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預測
9.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的原則 對于已確定的評價項目,都應預測建設項目對其產生的影響,預測的范圍、時段、內容及方法均應根據其評價工作等級、工程與環境的特性、當地的環保要求而定。同時應盡量考慮預測范圍內,規劃的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
9.2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的方法 預測環境影響時應盡量選用通用、成熟、簡便并能滿足準確度要求的方法。目前使用較多的預測方法有:數學模式法、物理模型法、類比調查法和專業判斷法。 數學模式法能給出定量的預測結果,但需一定的計算條件和輸入必要的參數、數據。一般情況此方法比較簡便,應首先考慮。選用數學模式時要注意模式的應用條件,如實際情況不能很好滿足模式的應用條件而又擬采用時,要對模式進行修正并驗證。 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較高,再現性好,能反映比較復雜的環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適的試驗條件和必要的基礎數據,且制作復雜的環境模型需要較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在無法利用數學模式法預測而又要求預測結果定量精度較高時,應選用此方法。 類比調查法的預測結果屬于半定量性質。如由于評價工作時間較短等原因,無法取得足夠的參數、數據,不能采用前述兩種方法進行預測時,可選用此方法。 專業判斷法則是定性地反映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建設項目的某些環境影響很難定量估測(如對文物與"珍貴"景觀的環境影響),或由于評價時間過短等原因無法采用上述三種方法時,可選用此方法。
9.3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時期的劃分和預測環境影響時段。
9.3.1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按照此項目實施過程的不同階段,可以劃分為建設階段的環境影響,生產運行階段的環境影響和服務期滿后的環境影響三種,生產運行階段可分為運行初期和運行中后期。
9.3.2 所有建設項目均應預測生產運行階段,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兩種情況的環境影響。
9.3.3 大型建設項目,當其建設階段的噪聲、振動、地面水、大氣、土壤等的影響程度較重,且影響時間較長時,應進行建設階段的影響預測。
9.3.4 礦山開發等建設項目應預測服務期滿后的環境影響。
9.3.5 在進行環境影響預測時,應考慮環境對影響的衰減能力。一般情況,應該考慮兩個時段,即影響的衰減能力最差的時段(對污染來說就是環境凈化能力最低的時段、和影響的衰減能力一般的時段。如果評價時間較短,評價工作等級又較低時,可只預測環境對影響衰減能力最差的時段。
9.4 預測的范圍
9.4.1 預測范圍的大小、形狀等取決于評價工作的等級、工程和環境的特性。一般情況,預測范圍等于或略小于現狀調查的范圍,其具體規定參閱各單項影響評價的技術導則。
9.4.2 在預測范圍內應布設適當的預測點,通過預測這些點所受的環境影響,由點及面反映該范圍所受的環境影響。預測點的數量與布置,因工程和環境的特點、當地的環保要求及評價工作的等級而不同,請參見各單項影響評價的技術導則。
9.5 預測的內容 對評價項目環境影響的預測,是指對能代表評價項目的各種環境質量參數變化的預測。環境質量參數包括兩類:一類是常規參數,一類是特征參數。前者反映該評價項目的一般質量狀況,后者反映該評價項目與建設項目有聯系的環境質量狀況。各評價項目應預測的環境質量參數的類別和數目,與評價工作等級、工程和環境的特性及當地的環保要求有關,請參見各單項影響評價的技術導則。
9.6 建設項目的廠址選擇與環境影響預測 如建設項目需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優選廠址時,應根據9.1~9.5條有關規定,預測該項目建設在不同廠址時的環境影響,并經綜合比較,提出選址意見。
10 評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
10.1 單項評價方法及其應用原則。
10.1.1 單項評價方法是以國家、地方的有關法規、標準為依據,評定與估價各評價項目的單個質量參數的環境影響。預測值未包括環境質量現狀值(即背景值)時,評價時注意應疊加環境質量現狀值。
10.1.2 在評價某個環境質量參數時,應對各預測點在不同情況下該參數的預測值均進行評價。
10.1.3 單項評價應有重點,對影響較重的環境質量參數,應盡量評定與估價影響的特性、范圍、大小及重要程度。影響較輕的環境質量參數則可較為簡略。
10.2 多項評價方法及其應用原則。
10.2.1 多項評價方法適用于各評價項目中多個質量參數的綜合評價,所采用的方法分見有關各單項影響評價的技術導則。
10.2.2 采用多項評價方法時,不一定包括該項目已預測環境影響的所有質量參數,可以有重點地選擇適當的質量參數進行評價。
10.2.3 建設項目如需進行多個廠址優選時,要應用各評價項目(如大氣環境、地面水環境、地下水環境等)的綜合評價進行分析、比較,其所用方法可參照各評價項目的多項評價方法。
11 報告書結論的編寫
11.1 編寫原則 報告書的結論就是全部評價工作結論,編寫時要在概括和總結全部評價工作的基礎上,客觀地總結建設項目實施過程各階段的生產和生活活動與當地環境的關系。
11.2 編寫要求 編寫結論與編寫報告書其它部分一樣,應該文字簡潔、準確,同時最好分條敘述,以便閱讀。
11.3 內容 報告書結論一般應包括下列內容:
11.3.1 概括地描述環境現狀,同時要說明環境中現已存在的主要環境質量問題,例如某些污染物濃度超過廠標準,某些重要的生態破壞現象等。
11.3.2 簡要說明建設項目的影響源及污染源狀況 根據評價中工程分析結果,簡單明了地說明建設項目的影響源和污染源的位置、數量,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排放濃度與排放量、排放方式等。
11.3.3 概括總結環境影響的預測和評價結果 結論中要明確說明建設項目實施過程備階段在不同時期對環境的影響及其評價。特別要說明疊加背景值后的影響。
11.3.4 對環保措施的改進建議 報告書中如有專門章節評述環保措施(包括污染防治措施、環境管理措施、環境監測措施等)時,結論中應有該章節的總結。如報告書中沒有專門章節時,在結論中應簡單評述擬采用的環保措施。同時還應結合環保措施的改進與執行,說明建設項目在實施過程的各不同階段,能否滿足環境質量要求的具體情況。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國家環境保護局開發監督司提出。
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 201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招生簡章>>> 考后學員交流反饋>>>
?2010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網絡遠程輔導方案
?課程將全部采用寬頻教學,現在報名,立即上課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問答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