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輔導之大氣環境(2)


二.大氣環境狀況調查
1. 大氣環境調查內容:包括自然環境狀況、社會環境狀況、項目和區域大氣污染源以及評價區域內的空氣環境質量現狀。
其中自然環境狀況包括評價區域的地理、地形概況、土地利用情況和氣象概況等。社會環境概況包括城市總體發展規劃、環境功能區劃以及評價區環境敏感點(區)的分布。
2.污染因子的篩選:首先選擇該項目等標排放量較大的污染物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考慮在評價區內已造成嚴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源調查中的污染因子數一般不宜多于5個。
污染因子:待評價的大氣污染物。
3.大氣污染源調查對象:污染源分為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兩大類。固定污染源包括工業污染源和民用污染源。
對于一、二級評價項目,包括擬建項目污染源(對改擴建項目包括新、老污染源)及評價區的工業和民用污染源;對于三級評價項目只調查擬建項目工業污染源。
4.污染源調查的基本內容
不同級別的評價項目污染源調查的基本內容不同。評價級別越高,污染源調查的基本內容越多。
一級評價項目需進行以下九方面的調查:⑴繪制污染流程圖;⑵統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⑶對改擴建項目計算最終排放量;⑷估計非正常排放量;⑸將污染源按點源和面源分別統計;⑹點源調查統計內容(詳);⑺面源調查統計內容(詳);⑻對于顆粒物污染源,調查其密度及粒徑分布;⑼原料、固體廢棄物等堆放場產生的揚塵按面源處理。通過試驗或類比調查,確定其起動風速和揚塵量。
5.評價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
5.1現有例行監測資料分析:收集評價區內及其界外區域各例行大氣監測點的近三年監測資料。(教材詳37)
5.2空氣質量現狀監測:⑴監測項目:篩選出的污染因子即監測因子;⑵監測布點:在評價區內以環境功能區為主兼顧均布性的原則布點(詳37);⑶監測制度:一級評價項目不得少于兩期,二級評價項目可取一期不利季節,三級評價項目必要時可作一期監測。(詳)⑷監測結果的統計分析:根據不同的需要和監測的具體情況,以列表的方式給出各監測點各種主要大氣污染物的不同取值周期的濃度變化范圍,計算并列表給出超標率和最大超標倍數,評價達標情況。
注意監測時間滿足評價標準對數據統計有效性的要求。
?2009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時間:5月23,24日
?2009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網絡遠程輔導方案
?2009環境評價師考試考前必看指南
更多信息請訪問: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論壇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