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評價師講義之掌握現場實測法


掌握現場實測法、物料衡算法、經驗估算法等大氣污染源調查方法的應用
1、現場實測法:對于排氣筒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可根據實測的廢氣流量和污染物濃度,按下式計算:
2、物料衡算法:對一些無法實測的污染源,可采用此法計算污染物的源強,公式為:
3、經驗估算法:對于某些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可依據一些經驗公式或一些經驗的單位產品的排污系數來計算(P125)。
補充:
評價方法:等標污染負荷法
1) 污染源(j)的污染物(i)的等標負荷量(Pij):
Pij=Mij/Si
Mij―污染源中i污染物的排放量(mg/m3)。
2) 污染源(j)的各種污染物的等標負荷量(Pj):
(j=1, 2……m)
3) 污染物在j污染源中的分擔率(Kij):
4) i污染物在各個污染源中的等標負荷量(Pi):
(j=1, 2……n)
5) j污染源的分擔率(Kj):
Kj=Pij/Pj×100%
然后,根據kij和kj計算得到的大小順序排列。Kij大,說明j污染源排放的比重大,是j源中的主要源物;kj大,說明I主要由j源排放,是各個源中的主要污染源。
熟悉氣象臺(站)的常規氣象資料的統計應用及與現場觀測資料相關性分析的方法
1、氣象臺的氣象資料的使用價值判據:
(1)氣象臺(站)距項目所在地的距離
(2)氣象臺(站)與項目所在地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環境條件方面的差異
因此,應該根據上述2個條件確定該氣象臺的氣象資料的使用價值。
2、一、二級評價項目,如果氣象臺在評價區域內,且和該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地理環境條件基本一致,則其資料可用,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則應進行氣象現場觀測。三級評價項目,可直接使用項目所在地距離最近的氣象臺資料。
3、常規氣象資料的調查期
對于一級評價項目,至少應為最近三年;二、三級評價項目,至少應為最近一年。當常規所象資料不能滿足評價工作的需要時,應當進行污染氣象現場觀測。
4、現場觀測資料相關性分析的方法
對于氣象臺位于評價區外或建設地與氣象臺地形差異明顯,則建設項目所在地附近的氣象臺資料,必須在與現場觀測資料進行相關分析后方可考慮其使用價值。相關分析方法建議采用分量回歸當,即將兩地的同一時間風矢量投影在X和Y軸上,然后分別計算其X、Y方向速度分量的相關。所有資料的樣本數不得少于觀測周期所獲取的數量。對于符合上述條件的資料,可根據求得的線性回歸系數a、b值,對氣象臺的長期資料進行訂正。一級評價項目,相關系數γ不宜小于0.45,二級評價項目不得小于0.35。當評價區外的氣象站有長期觀測資料,而評價區內只有短期觀測資料時,則評價區內的風場資料可將氣象站資料經長期資料訂正使用。對于風速,可采用差值法、比值法和回歸法進行訂正,對于風向通常采用全概率法進行訂正。
熟悉風場的含義及風玫瑰圖的使用
空氣的水平運動稱為風。風是矢量,具有風向性。
局地風場,系指在局部地區由于地形影響而形成的空間和時間尺度都比較小的地方性風,主要局地風場有海陸風、山谷風、過山氣流和城市熱導環流等。
風頻:表征下風向受污染的幾率,風頻最大的方向稱為主導風向。風頻計算公式如下:
污染系數=風頻/該風向的平均風速。表征下風向受污染的程度,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即為污染幾率最大的方位。
由各風向風頻、污染系數繪制而成的圖分別為風向玫瑰圖和污染系數玫瑰圖。
掌握P-T大氣穩定度判別方法
大氣穩定度:指整層大氣的穩定程度,反映大氣湍流的強弱;
大氣穩定度判別方法有Ri法、d法、M-O法、A法、LD法、UR法、P-T法,煙流形狀法等;理論上最嚴謹的是Ri法,實踐中最好的是A法;
最符合我國國情的方法是P-T法,由太陽高度角,總云量、低云量、風速確定大氣穩定度。A―D―F(強不穩―中性―強穩定),即A強不穩定、B不穩定、C弱不穩定、D中性、E較穩定和F穩定。
大氣穩定度確定方法:
確定等級時首先由云量與太陽高度角查出太陽輻射等級數,再由太陽輻射等級數與地面風速查出穩定度等級。
太陽輻射等級數
云量,1/10 太陽輻射等級數
總云量/低云量 夜間 H0≤15° 15°
≤4/ ≤4 22 21 +1 +2 +3
5~7/ ≤4 21 0 +1 +2 +3
≥8/ ≤4 21 0 0 +1 +1
≥5/5~7 0 0 0 0 +1
≥8/ ≥8 0 0 0 0 0
注:觀測規則與中央氣象局(即現國家氣象局)編定的《地面氣象觀測規范》相同。
大氣穩定度的等級
地面風速,m/s 太陽輻射等級
+3 +2 +1 0 21 22
≤1.9 A A~B B D E F
2~2.9 A~B B C D E F
3~4.9 B B~C C D D E
5~5.9 C C~D D D D D
≥6 D D D D D D
注:地面風速(m/s)系指距地面10m高度處10min平均風速,如使用氣象臺(站)資料,其觀測規則與中央氣象局編定的《地面氣象觀測規范》相同。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