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試題八


案例一:
某大橋工程全長1860m,其中橋梁長度945m,西端引道長332.5m,東端引道長582.5m。橋寬30m,引道寬40m。本工程橋梁紅線寬度按30m控制(道路部分紅線寬度按40m控制),雙向六車道。為城市Ⅰ級主干道,設計車速為60km/h。總投資估算17063萬元,預計工期15個月。考慮橋位設計與城市規劃相協調,大橋陸域部分采取避讓村鎮、廟宇、名木古樹等,做到近村不進村,以減少拆遷量,連接線應盡量利用現有公路;盡量借助自然景觀進行路景設計,維持自然地貌生態等措施。施工單位將就工程的設計規劃征求廣大市民的意見和建議。
問題:
1.闡述施工期大氣污染源有哪些。
2.本工程自然因素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簡述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主要包含的內容。
4.試進行社會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
5.營運期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有哪些?
6.公從參與調查的目的、方式、對象分別是什么?、
參考答案:
1.施工期大氣污染主要為揚塵污染。筑橋及修堤材料的運輸、裝卸、拌和過程中有大量的粉塵散落到周圍大氣中;筑橋及修堤材料堆放期間由于風吹會引起揚塵污染,尤其是在風速較大或汽車行駛速度較快的情況下,粉塵的污染更為嚴重。
2.⑴氣候。氣候因素主要是降水。雨季大雨和暴雨降水量大、強度大,雨水濺擊表土作用強烈,使飽和狀態的土壤受雨水濺蝕和徑流沖刷造成水土流失。⑵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產生水土流失的潛在條件,地面坡度的大小、坡面的長短、坡形的不同等都對水土流失有很大的影響。⑶土壤地質。土壤的抗蝕能力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土壤抗蝕、抗沖的能力與成土母質有很大關系。⑷植被。植被是自然因素中影響水土流失的決定性因素,植被覆蓋率越大,水土流失越多。一旦植被破壞,不易恢復,地表裸露,便會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3.施工期主要噪聲源有施工機械如運輸車輛、筑路機械、攪拌機等,以及鉆孔等施工行為。橋梁和堤防工程建設施工工作量大,機械化程度高,由此而產生的噪聲對周圍區域環境有一定的影響。相對營運期而言,建設期施工噪聲影響是短期的,暫時的,而且具有局部路段特性。施工機械噪聲夜間影響嚴重,施工場地300m范圍內有居民區的地方禁止夜間使用高噪聲的施工機械,盡可能避免夜間施工。固定地點施工機械操作場地,應設在300m范圍內無較大居民區的地方。在無法避開的情況下,采取臨時降噪措施,如安置臨時聲屏障。
4.工程的建設,會帶動整個地區行業的發展和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運輸能力、旅游事業的發展等,包括區域內的商業、飲食業、旅游業、運輸業、加工業、養殖業及特色農業等迅速發展。拆遷和征地后人員的安置應結合城市建設規劃進行設計。安置方式有如下形式:原區域范圍內就地安置;作價補償;購置商品房進城務工經商等。還有對基礎設施的影響,主要由于項目建設對沿線現有水利設施可能產生破壞。對航運的影響,來自于河道水位的抬高等。
5.⑴噪聲防護措施。建議橋梁兩側區域規劃時,在距道路50m內不要修建學校、醫院等對聲環境要求高的建筑,20m內不建居民住宅區。加強公安交通、公路運輸管理,禁止噪聲超標車輛行駛,并在集中居民區路段設禁止鳴笛標志。對于敏感點聲環境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同時加強噪聲監測,根據監測結果確定是否采取隔聲措施或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⑵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設計中充分考慮引橋坡度對車輛尾氣排放的影響,盡可能減小路面坡度。在道路兩側實施綠化工程,有利于吸附道路揚塵,保護沿線環境空氣質量,達到美化環境和改善橋梁周圍景觀,執行汽車排放尾氣車檢制度,控制尾氣排放超標車輛上路。執行環境空氣監測計劃,根據監測結果確定采取補充的環保措施。⑶水環境污染防治措施。(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為您整理)營運期的排水系統會因路基邊坡或道路上塵砂受雨水沖刷等原因產生沉積、堵塞,因此維護單位應定期清理排水系統及全線的邊溝,從而保證排水系統疏通。⑷生態環保措施。及時恢復破壞的植被和生態環境,在引道兩側設置一定寬度的道路控制綠化帶,對防護工程和綠化工程進行養護。⑸水土流失防治。按設計要求進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的各項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土地復墾措施。科學合理地實行草與植被相結合的立體綠化格局,特別是對土質邊坡,在施工后期及時進行綠化,以保護路基和堤壩邊坡穩定,減少水土流失。
6.公眾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沿線居民的生活水平、公眾對工程的基本態度和公眾對為減輕環境影響而采取的措施的意見。調查方式可以采取問卷調查、登門走訪等。調查對象為全市居民,重點為工程所涉及的范圍內,尤其是工程周圍的居民群體。由調查工作人員將印好的調查表通過機關、工廠、學校、居委會,選擇不同職業、年齡代表隨機發到被調查人員手中,當場填寫,同時對公眾反映的問卷以外的問題作好記錄。
案例二:
擬在已規劃進行梯級開發的河道上建一引水式電站,運行方式為日調節。壩高48m,庫容約1.9億m3。工程建設需移民10萬人,采取就近后靠安置。淹沒區現狀有采砂采礦作業。在壩址與發電廠之間臨河有一工廠,需取用河水生產,取水量較大。擬建壩址下游50km處一側有一處面積較大的洪泛區,另一側有較多的農田,且下游20km還有一旅游勝地。經初步調查,在擬建壩址下游可能有一處經濟魚類的產卵場。工程土方量約900萬m3,所需石料為商品料。
問題:
1.指出工程可能影響的主要敏感目標?指出對其中一種保護目標現狀調查時應弄清的問題?
2.本工程建設主要生態不利影響有哪些?
3.若淹沒區原本有較多的采砂、采礦作業,環境影響評價除關注一般影響外,還應關注什么問題?應從哪幾個方面提出保護措施?
4.若淹沒區有國家保護植物,調查時應弄清哪些問題?對珍稀植物保護應提出哪些措施與建議?
5.指出本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的前提條件?
參考答案:
1.指出工程可能影響的主要敏感目標?指出對其中一種保護目標現狀調查時應弄清的問題?
(1)洪泛區、壩下臨河工廠、農田、旅游勝地、魚類產卵場。
(2)洪泛區:應調查洪泛區與壩址的距離、洪泛區形成的河流水文條件、洪泛區面積、水面面積、洪泛區內的植物、動物情況,特別是鳥類情況,有無國家保護動物。
(本題如果將農田、旅游勝地、產卵場作為保護目標來解答。農田:農田類型,其中是否有基本農田;農田分布;土壤類型及肥沃程度;灌渠分布、取水口及灌溉定額;主要農作物及產量。旅游勝區:收集資料,弄清其建設歷史、性質、級別、功能分區、保護范圍、重要景點分布、交通及旅游路線、景區規劃及保護要求。產卵場:位置、范圍、魚類名稱、產卵所需的水位、水溫、流量、流速、含沙量等水文水環境條件。)
2.本工程建設主要生態不利影響有哪些?
(1)水庫淹沒生態損失與庫岸穩定性影響;
(2)大壩阻隔影響,特別是對洄游性魚類的影響;
(3)減脫水段的生態系統改變的影響;
(4)移民安置生態破壞影響;
(5)對下游洪泛區濕地萎縮、農田灌溉用水量及低水溫灌溉造成的減產影響、旅游勝地對水的需求影響、魚類產卵場生境條件改變的影響。
3.若淹沒區原本有較多的采砂、采礦作業,環境影響評價除關注一般影響外,還應關注什么問題?應從哪幾個方面提出保護措施?
(1)調查采砂、采礦作業造成的生態破壞情況,包括破壞面積、泥沙流入河道的量、地質破壞及庫區穩定性、植被損失與生態恢復情況,從而確定是否會造成庫區泥沙大量淤積及水庫回水影響,進而確定壩址是否合理。
(2)如采砂、采礦生態影響突出,應關閉礦山;若造成泥沙大量入河或破壞庫區穩定,應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包括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慎重考慮壩址選擇的合理性,必要時重新選址。
4.若淹沒區有國家保護植物,調查時應弄清哪些問題?對珍稀植物保護應提出哪些措施與建議?
(1)調查保護植物的種類、名稱、保護級別、種群數量、密度、蓋度、覆蓋率、分布范圍、生境條件、生物量,群落結構與功能,演替趨勢,現狀問題。可能被淹沒的面積、損失量。
(2)能就地保護的首先要就地保護,異地保護應注意生境條件的相似性與持續保存的可行性,一般就近移植;不能移植的應異地建立種質基地或保護區。
5.指出本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的前提條件?
首先完成流域梯級開發規劃環境影響,在該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批復后,方可進行本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以上內容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試題八,為避免考生錯過2022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名時間,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預約成功之后,屆時您將會收到相關的免費信息通知!查看更多2022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模擬試題、高頻考點、備考經驗可點擊文章下方的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題庫:歷年真題回顧+2025年思維導圖2025-06-13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考前學習方法:真題題庫在線刷2025-05-16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試題2023-10-09
- 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8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法模擬試題2023-10-06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5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模擬試題2023-10-04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規模擬試題2023-10-03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練習題2023-09-29
- 202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試題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