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考練習題八


編輯推薦:202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考練習題匯總
案例一:
某水電樞紐工程為西南地區 A 河梯級開發中的一級,水庫具有日調節功能。水庫淹沒和永久占地 15km2(含耕地 263 公頃,其中 247 公頃為基本農田),臨時占地 239 公頃,其中基本農田 50 公頃,其余為林地、旱地、灌草地等。臨時占地在施工結束后進行生態恢復。工程建設需搬遷安置移民 2700 人,分五處集中安置點安置,生產安置 3960 人,擬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安置。經土地平衡分析,僅可新增高質量 160 公頃,用于補償工程所占用基本農田。工程影響區生態環境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河谷植被主要為灌草叢和灌木叢,水庫淹沒線以下有 36 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樞紐建設區及周邊為糧食高產區。河流坡降大,庫區入庫河流生態環境良好,魚類資源豐富,以適應流水生態環境的魚類為主,其中某一地方特有的洄游性魚類,卵苗需長距離順水漂流孵化,庫區內分布有該魚類集中產卵場。
問題:
1、列出運營期水文情勢變化對庫區產生的主要生態環境影響。
2、說明本工程建設對魚類的影響。
3、本工程臨時占地的生態恢復應注意什么問題?提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保護措施。
4、按照基本農田"占補平衡"的原則,本工程還應采取什么措施?
參考答案 :
1、列出運營期水文情勢變化對庫區產生的主要生態環境影響。
⑴水體流速變化的影響。工程營運期庫區由原來的河流生態系統變為水庫生態系統,由于庫區水體流速變緩,急流性魚類將不適宜在庫區生活,被迫向庫尾上游移動,而喜歡在緩流或靜水中生活的魚類將增加,原來流水生態的魚將會減少,魚類種群結構發生改變;洄游魚類的卵苗沒有順水卵化的條件,也將使該魚類減少。
⑵水位變化的影響。水位抬高,淹沒大量農田和植被,特別是淹沒較多的基本農田和 36棵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使得該地區植被面積和生物量減少,將造成造成農田生態及糧食的減少,造成國家保護植物生境的損失。
⑶水質變化的影響。如果庫區清理較差,容易造成庫區水質下降,甚至惡化,進而影響庫區水域生態環境,影響魚類及餌料生物的生活;
⑷水溫變化的影響。庫區水體溫度也將發生一定的變化,甚至水溫出現分層現象,改變了原河流水體中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的生活環境;
⑸泥沙含量變化的影響。上游裹攜著泥沙的水流不斷入庫,在造成庫區泥沙不斷淤積的同時,水體中泥沙含量也將發生變化,進而改變了原水生生物的環境。
⑹改變了庫區本地特有洄游性魚類的集中產卵場,甚至造成產卵場的破壞;
⑺與原河道相比,庫區水量增多、水體面積擴大,庫岸受到長期浸泡,容易引發塌方、滑坡地質災害,進而影響庫區生態環境。
2、說明本工程建設對魚類的影響。
(1)施工期對魚類的影響,主要是施工作業造成局部河段水文情勢改變,特別是施工期庫區清理、施工作業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施工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進入
河道,對魚類生境造成不良影響。
(2)營運期對魚類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過程中,擾動水體,改變魚類原有生境,對其的分布、活動、數量的不利影響;
2)大壩建設后,形成庫區及減脫水段區,造成庫區及減脫水段水文、水溫、泥沙情勢改變,進而改變魚類原有生境,對其的分布、種類、數量、生活習性及三場(產卵場、越冬場、索餌場)的影響;
3)大壩洄游性魚類產卵造成阻隔,改變其生活習性,破壞其產卵場,對其的分布、種類、數量、生活習性的影響;
4)大壩建成后,形成減脫水段,使得魚類生境部分喪失,對其分布、數量、產卵、覓食的影響;
3、本工程臨時占地的生態恢復應注意什么問題?提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保護措施。
1)做好表土分層開挖,分層保管,分層填埋,做好表層土恢復工作,并適當施肥,盡快恢復土壤耕作能力,同時恢復農業生產;
2)對不具備耕作條件的臨時站地,采用高產,耐貧瘠,生長快,固氮等高產植被作物進行恢復,盡快恢復表面植被;
3)如不能全部恢復,對損失的部分,必須由建設單位開墾出質量和數量相當的耕地,如做不到,必須繳納土地恢復費,由有關部門來開墾。另外,36株二級保護植物應在生態環境條件相似的地區異地種植。
4、按照基本農田"占補平衡"的原則,本工程還應采取什么措施?
1)盡量減少工程永久占地、減少占用基本農田
2)優化臨時占地類型,盡量不占基本農田
3)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及時恢復為耕地
4)進行異地生態補償,在其他區域進行開墾土地,補償本項目占用的基本農田。
案例二:
依托現有聯合站新建一片油田,設計年產油 3×105 噸,原油通過新建 70公里管線輸送至聯合站。聯合站原有 3 臺 A 型 10 t/h 燃氣伴熱加熱爐,2 用 1 備;2 臺 4 t/h 燃煤供暖爐,1 用 1 備。預留新建 1 個 5×104 立方米原油儲罐和 2 臺 B 型 10 t/h 燃氣伴熱加熱爐。所用天然氣不含硫。設施有非甲烷總烴排放。新管線有 5 公里,沿途兩側分布稀疏灌草,1 公里外有稀疏胡楊林。環評中生態評價范圍含油田開發區域、聯合站及周邊、輸油管線中心線兩側300 米。環評批復盡量減少植被破壞,注意復綠,聯合站不增加 SO2 排放總量。工程擬申請環保驗收,環保設施與環評批復一致,年產油達 2×105 噸。聯合站沒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種有變化。與胡楊林分布區相距 1 公里的管線處在建設階段被劃入省級胡楊林自然保護區。
問題:
1、本工程運行工況是否滿足竣工環保驗收調查要求?說明理由。
2、確定本工程生態環境驗收調查范圍,說明理由。
3、為判斷聯合站大氣污染是否達標排放,應至少設置哪些監測點位,說明理由。
4、聯合站的 SO2 排放總量能否滿足環評批復要求?說明理由。
5、在進行生態保護措施及其有效性調查時,除落實環評及其批復文件的要求外,還應開展哪些工作?求(更換煤種后),存在的問題是否整改;
參考答案:
1、本工程運行工況是否滿足竣工環保驗收調查要求?說明理由。
⑴滿足竣工環保驗收調查要求。
⑵根據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的要求,對于此類工程,在工程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即可開展驗收調查工作。對于生態類項目,驗收技術規范規定,只有公路、鐵路、等線性工程和港口項目,才要求生產符合達到近期預測生產能力的 75%以上的情況進行,生產能力達不到設計能力 75%的,可以調整工況達到設計能力 75%以上再進行驗收調查。確實無法達到設計能力 75%以上的,驗收調查在主體工程運行穩定,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條件下進行,并注明調查工況,按設計能力對主要環境影響進行分析。
2、確定本工程生態環境驗收調查范圍,說明理由。
⑴驗收調查的范圍為環評中生態評價范圍含油田開發區域、聯合站及周邊、輸油管線中心線兩側 300米。此外還應增加距管線外 1公里的省級胡楊林保護區。
⑵根據"生態影響類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規定,驗收調查范圍原則上與環評文件的評價范圍一致;當工程實際建設內容發生變更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項目建設的實際生態影響和其他影響時,根據工程變更和工程實際影響情況,結合現場勘察對調查范圍進行適當調整。
3、為判斷聯合站大氣污染是否達標排放,應至少設置哪些監測點位,說明理由。
1)新建原油儲罐無組織排放,上風向 2-10米內一個參照點,下風向 2-10米內 4個監控點。;
2)2臺新建 B型燃氣鍋爐,進出口設監測點,測其進出氣污染物濃度
3)聯合站內部分新建設置的非甲烷總聽排放,上風行 2-10米內一個參照點,下風向 2-10米內 4個監控點;
4)4 t/h原油燃煤鍋爐,因為使用煤種改變,有可能導致排放濃度變化,因此必須對此鍋爐進行監測,進出口設點測 SO2和顆粒物濃度。
4、聯合站的 SO2 排放總量能否滿足環評批復要求?說明理由。
⑴不能確定 SO2排放總量是否滿足環評批復要求。
⑵因為聯合站雖然沒有增加用煤量,但煤的種類以改變,不能確定 SO2的排放量。
5、在進行生態保護措施及其有效性調查時,除落實環評及其批復文件的要求外,還應開展哪些工作?求(更換煤種后),存在的問題是否整改;
1)開展公眾意見調查,調查在項目施工期和試運行期間有無產生污染環境問題和公眾對項目環保工作的總體滿意程度等;
2)針對項目在施工和試運行期間產生的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提出補救措施落實投資概算;
3)對 1公里被劃入胡楊林保護區的管線沿線區域進行重點調查,分析其存在的生態隱患,提出可行的對策。
以上內容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考練習題八,為避免考生錯過202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名時間,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預約成功之后,屆時您將會收到相關的免費考試信息通知!查看更多202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模擬試題、高頻考點、備考經驗可點擊文章下方的免費下載按鈕。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題庫:歷年真題回顧+2025年思維導圖2025-06-13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考前學習方法:真題題庫在線刷2025-05-16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試題2023-10-09
- 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8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法模擬試題2023-10-06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5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模擬試題2023-10-04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規模擬試題2023-10-03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練習題2023-09-29
- 202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試題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