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考練習題二


案例一:
西南橫斷山脈某河流流域總面積23590km2,干流長度423km,天然落差2523m,水量豐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徑流量178m3/s,水能資源豐富,在該河流上游距離河口1.56km處已經有一蓄水5.6億m3的“龍頭”水庫。河段所在地區經濟不發達,流域總人口5.6萬人,涉及有2個縣的14個鄉,國內總產值1.8億元。為發展地方經濟,開發水電資源成為該流域的一個必然的選擇。根據該河流的形態、資源分布特點和龍頭水庫的蓄水位變化情況,水電部門作出了該流域梯級水電開發規劃,該規劃提出5個擬議訂方案,分別在河流的不同段開發4組可能的梯級開發方案,其中一個作為規劃的推薦方案,規劃中主要對不同梯級組的地質條件、水文泥沙情況、交通條件、動能經濟指標、水庫淹沒、工程樞紐布置、工程量以及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和論證,最后推薦的開發方案是“一庫5級”方案。
問題:
1.該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重點是什么?
2.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3.規劃分析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4.列表表示該規劃環評的評價指標體系。
5.開展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需要涉及哪些機構或者部門?其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
1.該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重點是什么?
答:本項目屬于專項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從項目性質和所在地區的環境概況看,項目的主要影響是對所在地區的生態系統及水庫淹沒區的土地利用和社會影響。在對該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重點是規劃分析、生態影響評價和替代方案。規劃分析中的本規劃與其他相關規劃的協調是重點內容;生態影響評價重點是規劃對流域陸生和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替代方案分析比較主要是針對不同的規劃方案以及規劃取消情況下的“零方案”,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影響的對比分析。
2.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水電梯級開發產生的生態影響主要包括:土地淹沒對陸生動植物分布及多樣性的影響,對水生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因此生態影響與預測的主要內容包括:
(1)對陸生植物的影響
1)直接影響:各規劃方案的水庫淹沒情況;各規劃方案的植被損失情況;影響區內有無珍稀(列入國家或地方保護名錄的)動植物。對流域內陸地生態系統中動物和植物多樣性的影響。
2)間接影響:人為活動增加,水電開發造成的交通、電力輸送等活動對植物的破壞。
3)施工期的臨時影響。施工活動造成的植物破壞。
(2)對陸生動物的影響
1)工程實施后的影響:水庫的蓄水和發電將造成水庫周邊頻繁交替的水陸變換,可能會影響到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的生境條件。河道在豐水期水量會減少,對動物有影響。
2)施工過程對動物的影響:對鳥類、獸類、昆蟲和其他動物的影響。
(3)對流域內陸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及完整性的影響。
(4)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1)施工過程中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對藻類、底棲動物、魚類的影響。
2)運行期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庫區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使得生物量增加,種類增加;河道減水對河流中魚類、底棲生物和藻類等的影響。
(5)對干流河段水生生物的多樣性、完整性和穩定性的影響。
3.規劃分析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規劃分析主要內容包括:
(1)規劃描述:規劃的背景及意義、規劃方案簡介、規劃推薦方案和規劃的近期工程及開發順序等。
(2)規劃目標協調性分析:水電開發規劃與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協調,與整個流域開發目標的協調,與本地區其他相關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水利規劃、城鎮體系發展規劃及旅游資源開發規劃等)的協調性分析。
(3)規劃的環境限制性因素分析。
以上內容是小編整理的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考練習題二,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名時間即將公布,如果想及時了解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及報名時間,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預約成功之后,屆時您將會收到相關的免費考試信息通知!
案例二:
某大橋工程全長1860m,其中橋梁長度945m,西端引道長332.5m,東端引道長582.5m。橋寬30m,引道寬40m。本工程橋梁紅線寬度按30m控制(道路部分紅線寬度按40m控制),雙向六車道。為城市Ⅰ級主干道,設計車速為60km/h。總投資估算17063萬元,預計工期15個月。考慮橋位設計與城市規劃相協調,大橋陸域部分采取避讓村鎮、廟宇、名木古樹等,做到近村不進村,以減少拆遷量,連接線應盡量利用現有公路;盡量借助自然景觀進行路景設計,維持自然地貌生態等措施。施工單位將就工程的設計規劃征求廣大市民的意見和建議。
問題:
1.闡述施工期大氣污染源有哪些。
2.本工程自然因素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簡述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主要包含的內容。
4.試進行社會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
5.營運期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有哪些?
6.公從參與調查的目的、方式、對象分別是什么?
參考答案:
1.闡述施工期大氣污染源有哪些。
施工期大氣污染主要為揚塵污染。筑橋及修堤材料的運輸、裝卸、拌和過程中有大量的粉塵散落到周圍大氣中;筑橋及修堤材料堆放期間由于風吹會引起揚塵污染,尤其是在風速較大或汽車行駛速度較快的情況下,粉塵的污染更為嚴重。
2.本工程自然因素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⑴氣候。氣候因素主要是降水。雨季大雨和暴雨降水量大、強度大,雨水濺擊表土作用強烈,使飽和狀態的土壤受雨水濺蝕和徑流沖刷造成水土流失。
⑵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產生水土流失的潛在條件,地面坡度的大小、坡面的長短、坡形的不同等都對水土流失有很大的影響。
⑶土壤地質。土壤的抗蝕能力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土壤抗蝕、抗沖的能力與成土母質有很大關系。
⑷植被。植被是自然因素中影響水土流失的決定性因素,植被覆蓋率越大,水土流失越多。一旦植被破壞,不易恢復,地表裸露,便會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3.簡述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主要包含的內容。
施工期主要噪聲源有施工機械如運輸車輛、筑路機械、攪拌機等,以及鉆孔等施工行為。橋梁和堤防工程建設施工工作量大,機械化程度高,由此而產生的噪聲對周圍區域環境有一定的影響。相對營運期而言,建設期施工噪聲影響是短期的,暫時的,而且具有局部路段特性。施工機械噪聲夜間影響嚴重,施工場地300m范圍內有居民區的地方禁止夜間使用高噪聲的施工機械,盡可能避免夜間施工。固定地點施工機械操作場地,應設在300m范圍內無較大居民區的地方。在無法避開的情況下,采取臨時降噪措施,如安置臨時聲屏障。
4.試進行社會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
工程的建設,會帶動整個地區行業的發展和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運輸能力、旅游事業的發展等,包括區域內的商業、飲食業、旅游業、運輸業、加工業、養殖業及特色農業等迅速發展。拆遷和征地后人員的安置應結合城市建設規劃進行設計。安置方式有如下形式:原區域范圍內就地安置;作價補償;購置商品房進城務工經商等。還有對基礎設施的影響,主要由于項目建設對沿線現有水利設施可能產生破壞。對航運的影響,來自于河道水位的抬高等。
5.營運期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有哪些?
⑴噪聲防護措施。建議橋梁兩側區域規劃時,在距道路50m內不要修建學校、醫院等對聲環境要求高的建筑,20m內不建居民住宅區。加強公安交通、公路運輸管理,禁止噪聲超標車輛行駛,并在集中居民區路段設禁止鳴笛標志。對于敏感點聲環境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同時加強噪聲監測,根據監測結果確定是否采取隔聲措施或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⑵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設計中充分考慮引橋坡度對車輛尾氣排放的影響,盡可能減小路面坡度。在道路兩側實施綠化工程,有利于吸附道路揚塵,保護沿線環境空氣質量,達到美化環境和改善橋梁周圍景觀,執行汽車排放尾氣車檢制度,控制尾氣排放超標車輛上路。執行環境空氣監測計劃,根據監測結果確定采取補充的環保措施。
⑶水環境污染防治措施。營運期的排水系統會因路基邊坡或道路上塵砂受雨水沖刷等原因產生沉積、堵塞,因此維護單位應定期清理排水系統及全線的邊溝,從而保證排水系統疏通。
⑷生態環保措施。及時恢復破壞的植被和生態環境,在引道兩側設置一定寬度的道路控制綠化帶,對防護工程和綠化工程進行養護。
⑸水土流失防治。按設計要求進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的各項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土地復墾措施。科學合理地實行草與植被相結合的立體綠化格局,特別是對土質邊坡,在施工后期及時進行綠化,以保護路基和堤壩邊坡穩定,減少水土流失。
6.公從參與調查的目的、方式、對象分別是什么?
公眾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沿線居民的生活水平、公眾對工程的基本態度和公眾對為減輕環境影響而采取的措施的意見。調查方式可以采取問卷調查、登門走訪等。調查對象為全市居民,重點為工程所涉及的范圍內,尤其是工程周圍的居民群體。由調查工作人員將印好的調查表通過機關、工廠、學校、居委會,選擇不同職業、年齡代表隨機發到被調查人員手中,當場填寫,同時對公眾反映的問卷以外的問題作好記錄。
以上內容是小編整理的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考練習題二,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名時間即將公布,如果想及時了解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及報名時間,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預約成功之后,屆時您將會收到相關的免費考試信息通知!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題庫:歷年真題回顧+2025年思維導圖2025-06-13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考前學習方法:真題題庫在線刷2025-05-16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試題2023-10-09
- 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8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法模擬試題2023-10-06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5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模擬試題2023-10-04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規模擬試題2023-10-03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練習題2023-09-29
- 202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試題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