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知識:如何進行環境因素識別?


問題:
如何進行環境因素識別?
答疑:
1 標準要求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來確定其活動、產品或服務中它能夠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它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以便判定那些對環境具有重大影響,或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組織應確保在建立環境目標時,考慮與這些重大影響有關的因素。
組織應及時更新這方面的信息。
2 定義
環境因素:“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要素。”在其基本意義上等同于環境問題,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
2.1內部環境因素
各部門在自身管理或職能活動中,直接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各種行為,如日常辦公活動中各種辦公用品的消耗、熱電公司燃煤導致的煙氣排放、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排放等。
2.2外部環境因素
(1)各企事業單位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直接造成的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各種行為,如各種污染排放過程、資源能源消耗過程、潛在或緊急情況時發生的各種災害性事故等。
(2)供方或承包方在為單位提供各種服務過程中,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各種行為。
(3) 公司以外有關方面,如臨近區域的污染物通過排放轉移對本區域環境造成影響的過程。
3 目的
環境因素的識別是整個體系建立的基礎,只有全面正確地查找出公司存在的環境問題,從中識別出對環境有重大影響(其中還應包括潛在的重大環境影響)的因素,即“重要環境因素”,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環境方針及相應的目標和指標,才能充分、合理、有效地解決開發區在建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職責:體系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各部門配合,進行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
4 管理規定
4.1 初始環境評審
4.1.1 公司在尚未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時,應通過初始環境評審來確定自身的環境狀況,考查全部環境因素,按規定方法合理評價出重要環境因素,以此為基礎建立環境管理體系。
4.1.2 初始環境評審的工作是在環境管理者代表的直接授權下,由主管部門組織各相關部門,按照規定的方式完成。
初始環境評審最關鍵的內容為:
⑴ 收集應遵守的法律法規和相關要求;
⑵ 識別環境因素、評價重要環境因素;
⑶ 對所有現行環境管理活動和制度進行審查;
⑷ 對以往事件進行調查分析。
通過初始環境評審,確定了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識別出環境因素并評價出了重要環境因素。
4.2 識別環境因素
在環境管理體系建立以后的正式運行階段,識別環境因素的過程可不必通過初始評審,而應執行《環境因素識別、更新及評價程序》,保證環境因素的有效識別和更新,并充分合理評價出重要環境因素。
4.2.1 定期識別環境因素
每年**月,在環境管理體系內審之前,執行組組織各相關部門進行環境因素的查找,對新出現的環境因素予以登記,并修訂有關記錄。
4.2.2 及時更新環境因素
在體系運行過程中,對產生環境因素的環節進行檢查,因各種條件變化,導致環境因素已不存在、或新增加環境因素時,應予以標識。
4.3 評價重要環境因素
4.3.1 原有的重要環境因素,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后,已不具備重要環境因素特征的,應作為一般控制因素,或根據實際情況不再作為環境因素考慮,并對有關記錄進行標識。
4.3.2 對新識別的環境因素,應按照“重要環境因素評價方法”予以評價,對其中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應作為重要環境因素,制定目標、指標和相應的解決方案。
4.4 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原則
1.識別全面。即環境因素識別時應充分考慮組織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夠控制及可望對其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包括所使用產品和服務中可標識的重要環境因素)。具體地說,應對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七種類型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
三種狀態:正常(如生產連續運行);異常(如生產的開車、停機、 檢修等)和緊急狀態(如潛在火災、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
三種時態:過去(如以往遺留的環境問題;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現在(如現場活動、產品和服務的環境問題)和將來(如產品出廠后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將來潛在法律法規變化的要求,計劃中的活動可能帶來的環境因素)。
七種類型:以上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可能存在大氣排放、廢水排放、噪聲排放、廢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及自然資源的使用和消耗、當地社區的環境問題。
在所有情況下,都應當考慮到組織內的正常和異常運行條件下,以及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態"以及"應對涉及下列因素的工作部門的活動所伴隨的重要環境因素予以考慮:向大氣中排放、向水體的排放、廢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與自然資源問題、其他當地環境問題和社區性問題"。這說明,組織在識別環境因素時,應考慮:現在、過去和將來三種時態(這里面也就包含了能夠控制、可望施加影響的內容以及進一步需要關注的相關方和產品的環境因素)正常、異常和緊急三種狀態。排放等六種情況。在組織活動、產品或服務性質發生變化時,還應考慮及時更新環境因素。
2.識別具體。環境因素識別的目的是提供環境管理體系控制的明確對象,為此識別應與隨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識別的具體程度應細化至可對其進行檢查驗證和追溯,但也不必過分細化(如把試驗室使用pH試紙廢棄也作為一項環境因素)。
3.明確環境影響。環境因素的控制是減少或消除其環境影響,同一個環境因素可能存在不同的環境影響,因此,識別時應明確其環境影響,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環境影響。
4.描述準確。依據ISO14004標準示例,環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為"環境因素(物質)或污染物的名稱與某一行動或動作的組合",即名詞加動詞。污染物的名稱應明確到有關污染物質種類或組分。
4.5評價重要環境因素應考慮:
⑴ 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符合情況;
⑵ 環境影響的程度、規模、持續時間;
⑶ 潛在事故隱患的強度、范圍、概率;
⑷ 資源能源的消耗情況;
⑸ 地區形象建設需要;
⑹ 相關方面要求;
⑺ 改變其環境影響的難易程度。
4.6環境因素識別中應防止忽視的方面
在環境因素識別時,人們往往注重組織正常活動中的環境因素,但對以下方面可能容易忽視、遺漏。這些方面包括:
1.異常和緊急狀態下的環境因素。
由于異常和緊急狀態的環境因素處于潛在狀態,有隱含的因素,因此不太直觀,這就要求評議人員開動腦筋,運用頭腦風暴法,發揮評議人員的想象力,來發現問題。通常,異常狀態下的環境因素發生在試生產過程、設備啟動、開機、關機、設備維修、污染處理設施故障時。緊急狀態發生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如:事故排放,有毒物泄露、火災隱患、壓力容器破裂泄露或火災爆炸等。
2.產品中的環境因素。
產品耗用大量的貴重材料,能耗水平偏高,過程污染物排放偏高。使用污染嚴重的物質;包裝不符合環保要求,產品未達到相關環保指標;產品使用后的廢棄可能不易降解,回收分解困難,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等。
3.服務中的環境因素
包括組織提供的服務和使用相關方的服務,如:運輸、倉貯、建筑裝修、能源動力提供、銷售和維修;廢物處理各環節可能存在的環境因素。
4.7環境因素識別與匯總
部門環境因素識別表:按部門環境因素發生地點、類型填寫的環境因素識別一覽表。
部門環境因素識別表:包括廢水、廢氣、噪聲、固廢、資源、能源消耗、化學品使用、相關方、產品等環境因素,按部門編制調查表便于以后對環境因素的更新。
經過環境因素識別,應將初步確定的環境因素進行適當的整理、分類、匯總和記錄,形成表格。這些表格應根據組織的環境因素復雜程度來編制,如按部門順序進行匯總,這有利于部門對環境因素的掌握,也便于環境管理體系管理職能部門的全面管理。
4.8可能存在的問題
在某些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組織中,對于環境因素的識別往往存在不足之處。如:環境因素識別不充分;識別不切合實際,不能抓住重點;僅著眼于現行的生產活動,忽視了能源、資源消耗和產品或服務過程的環境因素等。
對于重要環境因素的評價方法的應用,有的不能滿足組織環境因素實際情況,評價方法不適應評價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因而出現生搬硬套,評價不準確,造成重要環境因素的確定不正確,使控制對象偏離實際,導致體系運行的環境績效不明顯,體系運行處于形式化。
為此,如何全面和客觀地識別環境因素,選擇適用的評價方法并正確的進行重要環境因素評價是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關鍵一步。
4.9、舉例說明
下面用一些實例來說明如何充分識別環境因素。如“使用危險化學品”這樣一個活動,就要考慮以下活動的環境因素:
從過去時態看,化學品的運輸過程
從組織現場看,化學品的儲存、使用
從將來看,化學品的廢棄、容器的處理
而針對每一項活動,就應從狀態的角度分析(這里僅只化學品本身的影響):
化學品運輸,正常情況下(合乎安全規定時)應該說環境影響小,可以不予考慮;而在異常情況下,比如運輸單位不了解化學品特點,裝卸運輸粗獷、生產單位密封灌裝不合乎規定、氣候等條件不合適等,就會造成化學品的濺灑、揮發,造成土壤或大氣環境受到污染;緊急情況下,比如遭遇洪水等惡劣條件,以及事故等意外可能會造成爆炸、大面積泄漏等污染事故,顯然在不同狀態下,環境的影響(可能性、頻次、影響程度等)都是不同的。化學品的儲存使用,同樣正常時,小量揮發;異常情況下可能就有泄漏、較大的揮發、一些化學反應情況;而在緊急情況下,可能會有劇烈反應甚至爆炸等環境事故發生。
化學品(容器)的廢棄,正常情況交由資質的單位合理科學處理或供貨商的重新利用;異常情況下,因人員操作或意識問題就會發生不當的處理、存放而造成污染情況;緊急情況下,可能會發生燃燒、大面積污染土壤等事故。
當然,對于更新,就要考慮一旦化學品種類性質、用量發生變化是應當在投入使用前進行評價和環境因素的更新。
應該注意的是,環境因素所產生的地點、單位不同,組織在進一步的評價時,就要考慮可以控制或施加影響的程度。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