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考點:大氣容量、地下水檢測


大氣容量、地下水檢測:
大氣環境容量的計算方法:
⑴修正的A-P值法是最簡單的大氣環境容量估算方法,其特點是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地估算指定區域的大氣環境容量,對決策和提出區域總量控制指標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適用于開發區規劃階段的環境條件的分析。利用A-P值法估算環境容量所需基本資料:①開發區范圍和面積。②區域環境功能分區。③第i個功能區的面積Si。④第i個功能區的污染物控制濃度(標準濃度限值)ci。⑤第i個功能區的污染物背景濃度cib。⑥第i個功能區的環境質量保護目標ci0。
估算步驟:①根據所在地區,按《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13201-91)表1查取總量控制系數A值(取中值)。②確定第i個功能區的控制濃度(標準年平均濃度限值):ci=ci0- cib。③確定各個功能區總量控制系數Ai值:Ai=A×ci。④確定各個功能區允許排放總量: 。⑤計算總量控制區允許排放總量Qa: 。允許排放總量Qa是對新開發區大氣環境容量的一個估計,要將其轉變為建議的總量控制指標,還需要考慮開發區的發展定位、布局、產業結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因素。
以上方法原則只適應于大氣SO2環境容量的計算,在計算大氣PM10的環境容量時,可作為參考方法。
⑵模擬法:是利用環境空氣質量模型模擬開發活動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環境質量變化是否會導致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如果超標可按等比例或按對環境質量的貢獻率對相關污染源的排放量進行削減,以最終滿足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滿足這個充分必要條件所對應的所有污染源排放量之和便可視為區域的大氣環境容量。模擬法適用于規模較大、具有復雜環境功能的新建開發區,或將進行污染治理與技術改造的現有開發區。但使用這種方法時需要通過調查和類比了解或虛擬開發區大氣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模擬法估算開發區的大氣環境容量步驟:①對開發區進行網格化處理,并按環境功能分區確定每個網格的環境質量保護目標 c0ij(i=1,…,N;j=1,…,M)。②掌握開發區的空氣質量現狀Cbij,確定污染物控制濃度cij=c0ij-cbij。③根據開發區發展規劃和布局,利用工程分析、類比等方法預測污染源的分布、源強(按達標排放)和排放方式,并分別處理為點源、面源、線源和體源。④利用《EIA技術導則》規定的模式或經過驗證適用于本開發區的其他模式模擬在所有預測污染源達標排放的情況下對環境質量的影響caij和cij。⑤比較caij和 cij(i=1,…,N;j=1,…,M),如果影響值超過控制濃度,提出布局、產業結構或污染源控制調整方案,然后重新開始計算,直到所有點的EI都≤ 控制濃度為止。⑥加和滿足控制濃度的所有污染源的排放量,即可把這個排放量之和視為開發區的環境容量。需要指出的是,采用模擬法估算開發區大氣環境容量時應充分考慮周邊發展的影響,這也是采用模擬法的優勢所在。
評價因子篩選的方法:
(1)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因子的篩選方法
應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和當地的大氣污染狀況對污染因子進行篩選1、 首先選擇該項目等標排放量pi較大的污染物為主要污染因子等標排放量pi的計算:
①式中:pi——等標排放量,m3/h;qi——單位時間排放量,t/h;coi——大氣環境質量標準,mg/m3. coi一般選用gb3095中二級標準的一次采樣濃度允許值(或1h平均值),對該標準中未包含的項目,可以照tj 36—37中的相應值選用,如已有地方標準,應選用地方標準中的相應值,對某些上述標準中都未包含的項目,可參照國外有關標準選用,但應作出說明,報環保部門批準后執行。qi應符合國家或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對上述標準中只規定了日平均容許濃度限值的污染物,coi可取日平均濃度限值的3倍,對于致癌物質、毒性可積累或毒性較大的如苯、汞、鉛等,可直接取日平均容許濃度限值。
②其次還應考慮評價區內已造成嚴重污染的污染物
③列入國家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的污染物,亦應作為評價因子。
(2)水環境影響評價因子的篩選方法
現狀評價因子的選擇水環境影響評價因子是從所調查的水質參數中選取的。
所選擇的水質參數包括現兩類:一類是常規水質參數,它能反映水域水質一般狀況;另一類是特征水質參數,它能代表建設項目將來排放的水質。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調查一些補充項目。
①常規水質參數:以gb 3838中所提出的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凱氏氮或非離子氨(總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鉻(六價)、總磷以及水溫(13項)為基礎,根據水域類別、評價等級、污染源狀況適當刪減。
②特征水質參數:根據建設項目特點、水域類別及評價等級選定。可根據按行業編制的特征水質參數表進行選擇,選擇時可適當刪減。
③其它方面參數:當受納水域的環境保護要求較高(如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珍貴水生生物保護區、經濟魚類養殖區等),且評價等級為一、二級時,應考慮調查水生生物和底質。其調查項目可根據具體工作要求確定,或從下列項目中選擇部分內容:水生生物方面:浮游動植物、藻類、底棲無脊椎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等。
底質方面:主要調查與擬建工程排水水質有關的易積累的污染物。
④根據項目廢水排放的特點和水質現狀調查結果,選擇其中主要的污染物、對地表水危害較大的污染物、國家和地方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作為評價因子。
地下水環境監測措施:
建設單位要建立和完善水環境監測制度,對廠區及周邊地下水進行監測。監測點布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以建設廠區為重點,兼顧外圍:廠區內可能的污染設施如有毒原料儲罐、污水儲存池、固廢堆放場地附近均需設置監測點。
②以下游監測為重點,兼顧上游和側面。
③對地下水進行分層監測,重點放在易受污染的淺層潛水和作為飲用水源的含水層,兼顧其他含水層。
④地下水監測每年至少兩次,分豐水期和枯水期進行,重點區域和出現異g情況下應增加監測頻率。
⑤水質監測項目可參照《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和《地下水質量標準》,可結合地區情況適當增加和減少監測項目。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