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知識點:大氣環境容量的基本屬性


大氣環境容量的基本屬性:
在給定的區域內,達到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而允許排放的大氣污染物總量,就是該區域大氣污染物的環境容量。
特定地區的大氣環境容量與以下因素有關:
1、涉及的區域范圍與下墊面復雜程度。
2、空氣環境功能區劃及空氣環境質量保護目標。
3、區域內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強度的時空分布。
4、區域大氣擴散、稀釋能力。
5、特定污染物在大氣中的轉化、沉積、清除機理。
a-p值法是最簡單的大氣環境容量估算方法,其特點是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地估算指定區域的大氣環境容量,對決策和提出區域總量控制指標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適用于開發區規劃階段的環境條件的分析。
利用a.p值法估算環境容量需要掌握以下基本資料:
1、開發區范圍和面積。
2、區域環境功能分區。
3、第i個功能區的面積si
4、第i個功能區的污染物控制濃度(標準濃度限值)ci。
5、第i個功能區的污染物背景濃度cib。
6、第i個功能區的環境質量保護目標ci0。
水環境容量是水體在環境功能不受損害的前提下所能接納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許排放量。水體一般分為河流、湖泊和海洋,收納受體不同,其消納污染物的能力也不同。
按以下方面計算水環境容量:
1、對于擬接納開發區污水的水體,如常年徑流的河流、湖泊、近海水域應估算其環境容量。
2、污染因子應包括國家和地方規定的重點污染物、開發區可能產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納水體敏感的污染物。
3、根據水環境功能區劃明確受納水體不同斷(界)面的水質標準要求;通過現有資料或現場監測弄清受納水體的環境質量狀況;分析受納水體水質達標程度。
4、在對受納水體動力特性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水質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和受納水體水質之間的輸入響應關系。
5、確定合理的混合區,根據受納水體水質達標程度,考慮相關區域排污的疊加影響,應用輸入響應關系,以受納水體水質按功能達標為前提,估算相關污染物的環境容量(即最大允許排放量或排放強度)。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