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考點:地下水防護性能


地下水防護性能:
1.包氣帶防護性能
(1)包氣帶的滲透特性。包氣帶指地面以下、潛水面以上與大氣相通的地帶。也稱為非飽和帶,但是這兩個概念的含義不完全相同。非飽和帶一般不包括潛水面之上的毛細上升帶和季節性飽和帶。
地下水面以上是包氣帶,以下是飽水帶。按水分分布特點,包氣帶可分成3個帶:
①近地面段為毛細管懸著水帶。這個帶同大氣有強烈的水分交換,同降雨的下滲、土壤的蒸發和植物的散發有關。水分的垂直分布隨時間而變化。
②毛細管支持水帶。在地下水面以上由毛細水上升而形成,在這一帶中土壤的含水量自下而上逐漸減少,這個帶的深度隨地下水位的升降而變化。
③介于上述兩個帶之間的中間包氣帶。當地下水位深時,中間包氣帶一般水量較小、變化慢,垂直方向水分分布均勻。當地下水位淺時,毛細管懸著水帶同毛細管支持水帶連接起來,中間包氣帶隨之消失。
包氣帶是大氣水和地表水同地下水發生聯系并進行水分交換的地帶。
包氣帶具有吸收水分、保持水分和傳遞水分的能力。包氣帶還是地表污染物滲入地下水的主要途徑。
包氣帶對污染物具有阻隔和消減作用,是地下水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屏障。
(2)包氣帶防護性能的概念。包氣帶防護性能指包氣帶的土壤、巖石、水、氣系統抵御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能力,分為固有和特殊防污染性能兩種。
固有防污染性能是指在一定的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下,防止人類活動產生的各種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能力,它與包氣帶地質條件和包氣帶水文地質條件有關,與污染物性質無關。
特殊防污染性能是指防止某種或某類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能力,它與污染物性質及其在地下水環境中的遷移能力有關。
(3)包氣帶防護性能評價。按照包氣帶的巖性、厚度和滲透系數,結合建設項目的污染物排放的連續性,確定包氣帶防護性能分為弱、中、強三類,分類標準見表3-25 。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