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與標準》考點: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


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
大綱要求:(1)熟悉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內容;
(2)熟悉常用的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方法。
(一)預測與評價內容
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內容應與現狀評價內容相對應,依據區域生態保護的需要和受影響生態系統的主導生態功能選擇評價預測指標。
(1)評價工作范圍內涉及的生態系統及其主要生態因子的影響評價。通過分析影響作用的方式、范圍、強度和持續時間來判別生態系統受影響的范圍、強度和持續時間:預測生態系統組成和服務功能的變化趨勢,重點關注其中的不利影響、不可逆影響和累積生態影響。
(2)敏感生態保護目標的影響評價應在明確保護目標的性質、特點、法律地位和保護要求的情況下,分析評價項目的影響途徑、影響方式和影響程度,預測潛在的后果。
(3)預測評價項目對區域現存主要生態問題的影響趨勢。
(二)預測與評價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列表清單法、圖形疊置法、生態機理分析法、景觀生態學法、指數法與綜合指數法、類比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和生物多樣性評價法等。
知識點九、生態影響的防護、恢復、補償及替代方案
大綱要求:(1)掌握采取生態影響防護、恢復與補償的原則;
(2)熟悉替代方案的類型與原則要求;
(3)掌握生態保護措施應包括的基本內容。
(一)生態影響的防護、恢復與補償原則※※
(l)應按照避讓、減緩、補償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態影響防護與恢復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應有利修復和增強區域生態功能。
(2)凡涉及不可替代、極具價值、極敏感、被破壞后很難恢復的敏感生態保護目標(如特殊生態敏感區、珍稀瀕危物種)時,必須提出可靠的避讓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3)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復或修復的生態目標時,也應盡可能提出避讓措施;否則,應制定恢復、修復和補償措施。各項生態保護措施應按項目實施階段分別提出,并提出實施時限和估算經費。
(二)替代方案
(1)替代方案主要指項目中的選線、選址替代方案,項目的組成和內容替代方案,工藝和生產技術替代方案,施工和運營方案替代方案、生態保護措施替代方案。
(2)評價應對替代方案進行生態可行性論證,優先選擇生態影響最小的替代方案,最終選定的方案至少應該是生態保護可行的方案。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