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技術方法源于導則


技術方法源于導則
1.技術方法源于導則:
導則和標準是學習或復習的基礎。盡管有些人今年不考導則,但《技術方法》考試實際上也會考很多導則中的內容,因為導則本身就是方法。參加兩科考試的同學可以一起復習,導則和技術方法的很多內容都是相同的。
例如,2010年第25題、2011年第50題(同一題連續考了兩年)考查考生對地下水水質現狀監測井點的布設原則的掌握,就是《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中9.2.2的內容。所以,考技術方法也是在考導則。
因此,考試和做環評截然不同,主觀的經驗方法≠導則標準。
預測重點包括:(1)已有、擬建和規劃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區;(A)(2)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體廢物堆放處的地下水下游區域;(3)地下水環境影響的敏感區域(如重要濕地、與地下水相關的自然保護區和地質遺跡等);(4)可能出現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主要區域。(5)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區域。D選項污水儲存池區不是預測重點區。
除了直接考導則內容之外,技術方法在導則的基礎上還會有一定的外延,技術方法的外延多是專業人員熟悉的或在大學期間曾經學習過的,更多的側重于導則和標準具體條款的應用。
同時,技術方法的考點更加具體化,更加靈活,通過正反分析、設定情境、增加冗余信息等方式,因此,相比導則和標準較為剛性的考試風格而言,其準確性要求有增無減,其融會貫通性也凸顯,因此,其考試中常識性判斷法和排除法在某些場合不完全適用。
根據導則《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大氣環境》(HJ2.2-2008)7.3.3.2.3三級評價項目中,以監測期所處季節的主導風向為軸向,取上風向為0度,至少在0度、180度方向上各設置一個監測點,即B選項NE、SW。主導風向下風向應加密布點。此題中,年主導風向為E為冗余信息。
注意:冗余信息,混淆概念,監測制度和監測布點同時考
2.技術方法側重點十分明顯:
技術方法側重于考工程分析、現狀調查與評價、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環境保護措施四個方面。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考題中四部分的分值占據了88%以上,其次對清潔生產、經濟損益分析有所簡單涉及。
3.技術方法的主要題型(4大類)
1.概念型——主要考察考生對于主要概念、易混淆概念的掌握,一般不在大綱中明顯提及,但大綱中提到的概念性詞匯一定要追本溯源的理解,知識點主要集中在導則的名稱解釋和基本術語(如最不利氣象條件、復雜風場、穩態流、預測值等)
2.方法型——主要回答四個“什么”:有什么方法?;方法適用于什么?方法要求的參數是什么?方法的結果能告訴什么?題型較為靈活。
3.要求型——導則標準為規范環評成果而要求的基本條件,是導則的一項重要規定,這也是實現環評方法科學、公正、實用有效保證。諸如:調查要求、預測要求、結論要求、圖表要求等,因此內容更偏向于剛性知識,講究記憶方法。
4.計算型——簡單概念下的計算,復雜則側重于計算參數的理解和結果的判斷。非常靈活
4.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項目工程分析
刪除
原(5)掌握污染源源強核算的技術要求及計算方法
新增
(5)掌握建設項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源強核算方法、轉移途徑和流向
(6)熟悉裝卸、儲存、運輸環節污染物排放分析方法
(9)了解非正常工況污染物排放規律及排放量估算方法
(二)生態影響型項目工程分析
修改
(2)熟悉(掌握)項目施工期、運行期(主要)生態影響的性質、特征和(途徑的)分析方法
刪除
原(3)熟悉分析建設項目運行期生態影響類型、途徑和強度的方法
新增
(3)熟悉典型生態影響項目工程分析技術要點
(4)熟悉項目生態影響識別和分析的方法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