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礦產粗銅搬遷改造和電解銅項目環評
第3章 冶金機電類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第1節 礦產粗銅搬遷改造和電解銅項目
項目性質[了解]:搬遷
評價因子:根據行業特點選取,敏感目標位置、戶數、人口及分布圖。
大氣:常規因子so2、nox、tsp、pm10;特征因子重金屬鉛、砷、汞、鎘、鉻。
現狀分析
現有工程主要內容、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情況、現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解決措施,明確現有工程與擬建工程的關系。
重金屬項目必須明確擬建項目是否屬于重點防控區,如果是,注意重點防控區的要求
工程分析
1.項目組成:主、配、貯、輔、公、環,明確規模、處理工藝、排放方式。
2.元素平衡的前提:原料銅精礦的主要成分:銅、硫、金、銀以及重金屬;燃料、輔助材料的化學成分表以及硫的含量;原輔料、燃料的消耗量。
3.各類平衡:物料、元素、水、蒸汽平衡,具體到工序。
4.工藝分析:
大氣源強:污染源、污染物名稱、產生量、產生濃度、污染防治措施、排放濃度、最終排放量、排放方式及去向,包括無組織排放源強核算。
廢水污染源:廢水來源、水量、主要污染物產生濃度、污染防治措施、排放濃度、排放量以及排放去向;滿足含重金屬廢水不外排。
固廢:化學成分、性質、產生量、綜合利用率。
工況:正常、非正常工況。
清潔生產及循環經濟
《清潔生產標準銅冶煉業》(hj558-2010)《清潔生產標準銅電解業》(hj559-2010)
相關指標:能耗、物耗、水耗、單位產品污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等指標,與國內外先進生產工藝進行比較,明確項目的清潔生產所處的地位,說明指標之間差異性,明確擬建項目完成前后全場主要清潔生產指標變化對比。
環境影響預測
防護距離設置:依據《硫酸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gb11663-89)、《銅冶煉行業準入條件》,繪制出包絡線圖。
地下水預測:銅冶煉項目必須進行地下水預測,《環境影響評價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1)
土壤預測:利用土壤中污染物累積模式,計算土壤中鉛、砷等重金屬污染物的20年累積性影響結果,分析含重金屬的煙粉塵沉降對項目周邊土壤的影響。
污染防治措施
1.廢氣措施:
原料轉運:布袋收塵;熔煉爐、吹煉爐爐膛煙氣:余熱鍋爐回收余熱、降塵、電收塵收集后送去制酸;制酸尾氣:脫硫裝置處理;熔煉爐、轉爐環境煙氣經布袋收塵后再經脫硫處理以進一步減少硫的排放;精煉爐產生的煙氣:設置除塵脫硫設施。
2.廢水措施:
制酸產生的污水:經過污酸處理站處理后回用或者排入污水處理站進一步處理;
酸性廢水、車間沖洗水、初期雨水:進入污水處理站處理;
污水處理站:石灰中和處理法。
重金屬廢水:不外排。
3.固廢治理措施
大部分固廢可返回生產系統。
需要處理的固廢:冶煉水淬渣(或選礦尾渣)、含砷渣、石膏、中和渣。
明確固廢性質,一般固廢還是危險固廢。
冶煉水淬渣(或選礦尾渣):一般固廢,在渣場堆存;
含砷渣、熔煉煙塵、吹煉煙塵(白煙塵):作為提煉含砷的原料外售給有資質單位。
給出固廢臨時堆場的位置、面積以及存貯量。
明確風險事故情況下采取的應對措施,明確給出風險應急池的位置、容量等,分析其可行性,明確含重金屬廢水不外排以及事故情況下的廢氣控制措施。
在類似的銅冶煉項目環評中應著重注意以下方面[了解]:在類似的銅冶煉項目環評中應著重注意以下方面。
1.項目建設相關產業政策分析
2.執行的排放標準
①特征生產工藝和裝置廢氣執行《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附屬的非特征生產工藝和裝置廢氣執行相應標準。
②對于外排廢水,執行《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
③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運營期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④固體廢物性質按照gb5058-2007進行鑒別;固廢執行《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國環、國發改令2008年第1號)、《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2007)、《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和《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01)。
3.其他需要關注的問題
①在國家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規劃確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功能保護區等需要特殊保護的地區,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區、療養地、醫院和食品、藥品、電子等對環境質量要求高的企業周邊1km內,不得新建銅冶煉企業及生產裝備。
②工程分析除了案例中滿足的要求外,還應特別注意給出原料中有毒有害元素(特別是鉛、砷、汞、鎘、鉻等)的含量,并附具有相應資質單位的檢測報告;原料來源符合準入條件要求。
③改擴建項目應列出現有及在建工程內容、建設情況、環評審批情況,明確各工程之間的聯系,分析現有及在建工程原料、輔料和燃料使用情況、污染防治情況、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解決措施,計算項目完成前后污染物排放量的變化,對于與改擴建項目在污染物排放、工程內容等方面聯系緊密的現有及在建工程,其工程分析深度應同等要求。
④在論證含重金屬離子廢水處理措施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的基礎上,重點關注經處理后廢水的回用途徑,核算回用水的消耗量,切實提高廢水不排入外環境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⑤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國環、國發改令2008年第1號)判別有關固體廢物屬性,若有異議,應按照《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2007)的要求鑒別。對于熔煉渣,可以通過類比使用同種工藝而且使用的銅精礦中有毒有害元素種類及含量相近的相關工程,確定其屬性;對于各類水處理渣,如作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進行處置,應要求在項目試生產階段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浸出毒性鑒別。由于砷產品市場的原因,其回收利用途徑受到嚴重影響,大量含砷廢渣(冶煉煙氣制酸系統煙氣凈化工段廢酸/污酸處理產出的含砷濾餅)堆存可能產生的次生污染問題值得高度關注。
⑥外排廢氣中應重點關注so2、nox、煙粉塵以及煙粉塵中重金屬(鉛、砷、汞、隔、鉻)的量。
對于含量重金屬煙粉塵等廢氣,應在細化產污環節分析的基礎上,詳細論證具體去向及處理措施,并明確排入外環境的方式、種類、濃度、數量等。除冶煉主系統外,還應關注陽極泥處理系統等配套工程。
⑦從實際情況來看,無組織排放造成的污染往往比有組織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排放源造成的污染嚴重。應關注無組織排放預測計算中無組織排放源強的確定是否合理,強化環境管理及日常監測要求。
⑧對于異地改擴建項目應注意原有廠區如何處置、土地的使用功能等問題。
⑨如果現狀環境質量超標,需要針對超標的現狀制定詳細的環境治理改善方案,明確治理的責任權限。
⑩地下水、公眾參與等章節的編制滿足后來頒布的導則要求。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