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點解析:明陽糖廠案例點評


明陽糖廠案例點評
一、項目建設的產業政策
國家限制重復新建制糖生產線,在儀器工業發展規劃中對企業生產規模未加限定,僅要求規模經營;要求產糖優勢地區在調整、優化結構的基礎上,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技術水平;鼓勵集中綜合利用糖蜜和蔗渣。
該案例屬技改擴建項目。廣西是我國重點產糖區,其蔗糖產量約占全國一半,國家支持優勢企業通過技改擴大規模,調整產品結構優化升級以搶劫地區資源轉化為商品優勢,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與行業發展規劃要求,并在報告書編制內容中得以落實體現。
二、主要環境敏感問題與減緩措施
技改擴建后項目廢水和污染物排放較大,納污水體良風江屬小河,容量小,其下游15km處是良風江國家級森林公園;廠址相鄰居民點較多,易受噪聲影響,這些是制約本項目建設環境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案例中針對制約因素的核心問題,即減排廢水關鍵的過濾設備選型方案和廢水農灌排污方案,提出不同于可研報告的新方案(方案一),并作為傾向性推薦方案。該方案在技術與經濟上論述是合理的,可有效回避項目建設的主要環境制約因素。
三、案例的特點
1、工程污染分析反映了行業的特點,污染防治思路清晰。甘蔗糖生產屬于農產品深加工,除了產生濃有機廢水(廢液糖蜜)外,還有大量固體廢棄物產生(蔗渣、濾泥等)。這些污染物均為可利用資源,在采取清潔生產與綜合利用途徑后,污染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案例中蔗渣主要用作鍋爐燃料,部分外運集中造紙,糖蜜(桔水)外運集中綜合利用,外排廢水農灌,符合行業規劃要求,可有效減輕環境的污染。
2、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編制較規范,環境現狀基本情況表述清楚,能從中準確提出項目建設的環境制約因素,并依此作為主線異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能從中結合制糖企業季節性排污的特點,選擇正常生產期制定環境監測方案,使得獲得的數據能客觀反映出工程污染情況,提升了環境預測結果的可信度。
3、案例中提供的技改前后全廠給排水、污染物排放“三本帳”的數據很完事,其數據細化到每個工段,并發列表形式表述,簡潔,一目了然。
4、針對良鳳江河流水文特征,選用適用的預測模型和參數,預測在不利水文條件下,四種排水方案時對下游影響范圍和程度,預測結果可信。
四、案例存在的主要問題
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污染因子和預測評價因子均應增加PM10;當鍋爐煙氣除塵器運行非正常或發生事故時,預測應主要以煙塵為主。
本項目鍋爐燃料為蔗渣,其組分硫含量為零,煙氣中檢出SO2,應說明硫的來源。
2、清潔生產水平評價應與國內外同類產品先進企業相比較。在缺少同行業信息,采用《甘蔗制糖業清潔生產標準(報批稿)》進行評價時,應同時列出一、二、三級指標,案例僅與三級標準(國內清潔生產水平)比較是不夠的,清潔生產專題評價要通過比較找出差距,找出問題關鍵,進而提出提高清潔生產水平的措施與建議,加大技改力度與內容。本項目清潔生產水平不能滿足三級要求,說明其技改的力度不夠。
五、制糖行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應特別關注的問題
1、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的符合性,注意綜合利用產品生產過程所產生污染物排放應執行的相關標準。
2、甘蔗渣、廢糖蜜等固體廢物必須按相關規定集中綜合利用。綜合利用規模應符合產業政策、經濟規模,產生的污染物應得到治理并滿足相應法律法規與標準的要求。
3、洗濾布水量較大,污染負荷較高,處理后復用于壓榨滲漏水,難以全部循環利用,外排部分廢水必須處理達標,并提出排污方案和綜合利用方案。
4、對新、擴、改項目,應按清潔生產要求盡可能采用無濾布真空吸濾機。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