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流形成及河川徑流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導讀】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小編整理了"徑流形成及河川徑流的表示方法有哪些?",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模擬試題及輔導資料請關注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祝學習愉快!
特別推薦: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知識點精選匯總
徑流形成及河川徑流的表示方法:
降落的雨、雪、雹等通稱為降水。一次較大的降雨經過植物的枝葉截留、填充地面洼地、下滲和蒸發等損失以后,余下的水經坡面漫流(呈片狀流動)進入河網,再匯入江河,最后流入海洋,這部分水流稱為地面徑流。從地表下滲的水在地下流動,經過一段時間以后有一部分逐漸滲入河道,這部分水流稱為地下徑流。河川徑流包括地面徑流與地下徑流兩部分。

在徑流 形成過程中,常常將從降雨到徑流形成叫產流階段,把坡面漫流及河網匯流稱為匯流階段。
河流某斷面以上區域內,由降水所產生的地面與地下徑流均通過該斷面流出時,這塊區域稱作流域面積或集水面積。顯然,流域的周界就是分水線,一般可從地形圖上勾繪出來。
在研究河川徑流的規律時,常用以下的徑流表示方法和度量單位。
流量Q:指單位時間通過河流某一斷面的水量,單位為m3/s。
徑流總量w:指在T時段內通過河流某一斷面的總水量,即:

常用單位為m3、104m3(萬m3)、108m3(億m3)等。
徑流深Y:指將徑流總量平鋪在全流域面積上的水層厚度,單位為mm。
若T以秒計,T時段內的平均流量Q以m3/s計,流域面積F以km2計,則徑流
深Y的計算公式為:

徑流模數M:指流域出口斷面流量與流域面積的比值。常用單位為U(s·km2).計算公式為:

徑流系數α:指某一時段內徑流深與相應降雨深P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友情提示:如果《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最新資訊
-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證書有用嗎?證書價值與前景全解析2025-09-20
- 2026年環評工程師前景如何?薪資待遇、工作機會等,你值得了解2025-09-02
-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前景如何?市場需求與職業發展前景2025-07-17
- 考前注意!2025年環評師考試答題卡如何填圖?2025-06-12
- 環評工程師未來前景如何?行業發展趨勢與個人機遇2025-02-02
- 環評師有前途嗎?2025-01-31
- 環評師就業前景怎么樣?2025-01-30
- 環境評價工程師就業方向有哪些?2025-01-28
- 環境影響評價師職業前景如何?2025-01-27
- 環評師證是否值得考?含金量如何?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