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生態保護措施


【導讀】環球網校整理了"2018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生態保護措施",現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更多模擬試題及輔導資料請關注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祝學習愉快!
生態保護措施的基本要求[熟悉]:
(1)體現法規的嚴肅性。
(2)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與戰略。
(3)體現產業政策方向與要求。
政策包括環境政策、資源政策、產業政策等。
預防為主是首要的政策取向。
生態保護戰略特別注重保護三類地區:一是生態良好的地區,要預防對其破壞;二是生態系統特別重要的地區,要加強對其保護;三是資源強度利用,生態系統十分脆弱,處于高度不穩定或正在發生退行性變化的地區。根據不同的地區,貫徹實施各地生態保護規劃,是生態環保措施必須實施的內容。
生態影響的防護、恢復與補償原則[熟悉]:
(1)應按照避讓、減緩、補償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態影響防護與恢復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應有利修復和增強區域生態功能。
(2)凡涉及不可替代、極具價值、極敏感、被破壞后很難恢復的敏感生態保護目標(如特殊生態敏感區、珍稀瀕危物種)時,必須提出可靠的避讓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3)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復或修復的生態目標時,也應盡可能提出避讓措施;否則,應制定恢復、修復和補償措施。各項生態保護措施應按項目實施階段分別提出,并提出實施時限和估算經費。
減少生態影響的工程措施[了解]:
應從項目中的選線、選址,項目的組成和內容,工藝和生產技術,施工和運營方案、生態保護措施等方面,選取合理的替代方案,來減少生態影響。
評價應對替代方案進行生態可行性論證,優先選擇生態影響最小的替代方案,最終選定的方案至少應該是生態保護可行的方案。
1.合理選址選線
從環境保護出發,合理的選址和選線主要是指:
(1)避繞敏感的環境保護目標,不對敏感保護目標造成直接危害。這是“預防為主”的主要措施。
(2)符合地方環境保護規劃和環境功能(含生態功能)區劃的要求,或者說能夠與規劃相協調,即不使規劃區的主要功能受到影響。
(3)選址選線地區的環境特征和環境問題清楚,不存在“說不清”的科學問題和環境問題,即選址選線不存在潛在的環境風險。
(4)從區域角度或大空間長時間范圍看,建設項目的選址選線不影響區域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美學價值、社會文化價值和潛在價值的地區或目標,即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受到損害或威脅。
編輯推薦:
友情提示:如果《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