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生態影響的補償與建設


【導讀】"生態影響的補償與建設"是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重點內容,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生態影響的補償與建設",現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
特別推薦: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精選知識點匯總
生態影響的補償與建設:
補償是一種重建生態系統以補償因開發建設活動而損失的環境功能的措施。
補償:就地補償和異地補償兩種形式。
就地補償:類似于恢復,但建立的新生態系統與原生態系統沒有一致性;
異地補償:在開發建設項目發生地無法補償損失的生態功能時,在項目發生地以外實施補償措施。如在區域內或流域內的適宜地點或其他規劃的生態建設工程中補償。
編輯推薦:
友情提示:如果《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導讀】"生態影響的補償與建設"是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重點內容,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生態影響的補償與建設",現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
特別推薦: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精選知識點匯總
最常見的補償:耕地和植被的補償。
植被補償:按生物物質生產等當量的原理確定具體的補償量。
補償措施的確定:考慮流域或區域生態功能保護的要求和優先次序,考慮建設項目對區域生態功能的最大依賴和需求。
補償措施體現社會群體等使用和保護環境的權利,也體現生態保護的特殊性要求。
在生態已經相當惡劣的地區,為保證建設項目的可持續運營和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開發建設項目不僅應該保護、恢復、補償直接受影響的生態系統及其環境功能,而且需要采取改善區域生態、建設具有更高環境功能的生態系統的措施。
沙漠和綠洲邊緣的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嚴重或地質災害嚴重山區、受臺風影響嚴重的濱海地帶及其他生態脆弱地帶實施的開發建設項目,都需要為解決當地最大的生態問題進行有關的生態建設。
編輯推薦:
友情提示:如果《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