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邊界層結構及其生消演變規律考點


【摘要】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邊界層結構及其生消演變規律考點",主要闡述了邊界層結構及其生消演變規律的知識點,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特別推薦: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律法規》考點知識匯總
邊界層結構及其生消演變規律
1.邊界層結構。受下墊面影響的幾公里以下的大氣層稱為邊界層,大氣邊界層是對流層中最靠近下墊面的氣層,通過湍流交換,白晝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以感熱和潛熱的形式向上輸送,加熱上面的空氣,
夜間地面的輻射冷卻同樣也逐漸影響到上面的大氣,這種熱量輸送過程造成大氣邊界層內溫度的日變化。大型氣壓場形成的大氣運動動量通過湍流切應力的作用源源不斷向下傳遞,經大氣邊界層到達地面并由于摩擦而部分損耗,相應地造成大氣邊界層內風的日變化。
2.邊界層的生消演變規律。在陸地高壓區,晴朗天氣條件下,邊界層的生消演變規律:日間,受太陽輻射的作用地面得到加熱,混合層逐漸加強,中午達到最大高度;日落后,
由于地表輻射,地面溫度低于上覆的空氣溫度,形成逆溫的穩定邊界層;次日,又受太陽輻射的作用,混合層重新升起。大氣邊界層的生消演變規律依賴于地表的熱量和動量通量等因素,污染物的傳輸擴散取決于邊界層的特征參數。
混合層高度(h):是指對流邊界層的高度,也就是在大氣邊界層處于不穩定層結時的厚度。莫奧長度(Lmo):對于定常、水平均勻、無輻射和無相變的近地面層,其運動學和熱力學結構僅決定于湍流狀況。
當Lmo>0,近地大氣邊界層處于穩定狀態,Lmo數值越小或混合層高度(h)與Lmo的比值(h/Lmo)越大,越穩定,h則越低;當 Lmo<0,邊界層處于不穩定狀態,|Lmo|數值越小或|h/Lmo|越大,越不穩定,h則越高;當|Lmo|→∞,邊界層處于中性狀態,|h /Lmo|=0,混合層高度大約有800m。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