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環保工程師 > 環保工程師模擬試題 > 2014年環保工程師考試《污染防治》練習題(2)

2014年環保工程師考試《污染防治》練習題(2)

更新時間:2013-11-14 19:30:02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環保工程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14年環保工程師考試《污染防治》練習題(2)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環保工程師2014年招生簡章

  環保工程師新舊專業參照表

  2013年環保工程師成績查詢

  單項選擇題

  1.污泥含水率從(  ),體積減小約一半。

  A.98%降至95%

  B.96%降至94%

  C.98%降至94%

  D.98%降至96%

  2.下列關于離子交換法處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離子交換樹脂一般由樹脂母體和具有活性的交換基團構成

  B.陽離子交換樹脂內的活性基團是酸性的,陰離子交換樹脂內的活性基團是堿性的

  C.離子交換法適用于處理含鹽濃度較高的廢水

  D.交換和再生是離子交換工藝流程的兩個關鍵步驟

  3.下列污染物處理,無法用混凝法處理的是(  )。

  A.細小顆粒

  B.色度、濁度

  C.N、P等污染物

  D.酸堿污染物

  4.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熟污泥是指(  )。

  A.初沉池中所排出的污泥

  B.二沉池中所排出的污泥

  C.污泥消化池中所排出的污泥

  D.經脫水及干化后的污泥

  5.(  )不宜直接用于高濃度的氨氮廢水處理。

  A.折點氯化法

  B.氣提法

  C.吹脫法

  D.A/0法

  6.下列廢水適合用單一活性污泥法處理的是(  )。

  A.鍍鉻廢水

  B.有機氯廢水

  C.食品生產廢水

  D.合成氨生產廢水

  7.電滲析透過膜的物質是(  )。

  A.水

  B.微粒

  C.離子

  D.溶解性氣體

  8.一般混凝劑的投量范圍是:普通的鐵鹽、鋁鹽為(  ),聚合鹽為普通鹽的1/3~1/2,有機高分子混凝劑為(  )。

  A.10~100mg/L;1~5mg/L

  B.1~5mg/L;10~100mg/L

  C.1~10g/L;10~100mg/L

  D.10~100mg/L;1~10g/L

  9.活性炭對有機酸的吸附容量的次序是(  )。

  A.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B.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C.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D.無法判斷

  10.電滲析不可用于(  )。

  A.重金屬回收

  B.有機物的分離

  C.回收酸堿

  D.苦咸水淡化

  答案:

  1.D。

  2.C。解析:離子交換法是處理硬水、除鹽以及去除廢水中的金屬離子的一種方法。C項答案過于片面。

  3.D。解析:D項應該用中和法處理。

  4.C。解析:初次污泥、腐殖污泥和剩余污泥經過消化處理后,即為熟污泥或消化污泥。

  5.D。解析:A/O法是以除磷為目的的工藝,嚴格控制好氧硝化的發生位置,保證磷的去除。所以高濃度氨氮廢水在厭氧段是不會有任何去除,后續好氧段的硝化作用也有限。

  6.C。解析:對于活性污泥法,鉻、有機氯在好氧處理中對微生物有抑制和毒害作用,成為有毒物質;合成氨廢水中的營養物質不夠,可能會需要補充碳源或者磷、硫等其他營養物質。故而C正確。

  7.C。

  8.A。解析:有機高分子混凝劑的相對分子質量巨大,混凝效果大大高于普通混凝劑,投藥量相對較少。有機物混凝劑應較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為普通鹽的1/3~1/2)還要少。

  9.B。解析:活性炭易吸附分子量較大的飽和化合物。

  10.B。解析:電滲析利用的是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使溶液中的陰、陽離子發生遷移。而有機物不是陰、陽離子,不能用電滲析處理。

  單項選擇題:

  1.在(  )的情況下,可采用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A.廢水中主要含溶解性有機物

  B.由于原有系統的污泥回流能力不足,影響了處理效率

  C.在不增大曝氣池的情況下提高現有系統的處理能力

  D.廢水水質波動較大

  2.下列關于氣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氣浮法去除的對象是密度接近于1的固體、液體顆粒

  B.親水性顆粒較疏水性顆粒易于去除

  C.氣浮分離的時間小于沉淀

  D.浮選劑一般都具有兩親結構

  3.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的代表性活性基團有(  ),其pH值適用范圍為(  )。

  A.磺酸基,1~14

  B.磺酸基,5~14

  C.季氨基,1~14

  D.季氨基,1~7

  4.砂子在沉砂池的沉淀接近(  )沉淀。

  A.自由

  B.絮凝

  C.擁擠

  D.壓縮

  5.下列構筑物屬于生物膜法的是(  )。

  A.生物轉盤

  B.曝氣池

  C.化糞池

  D.離子交換器

  6.一般城市污水在曝氣池中正常運行,其(  )為宜。

  A.SVI<50

  B.S0C.SVI>150

  D.SVI越小越好

  7.混凝處理過程中,反應階段所需時間大致為(  )。

  A.20~30s

  B.3~5min

  C.15~30min

  D.1~2h

  8.下列平流沉淀池設計參數不正確的是(  )。

  A.長寬比以1~3為宜

  B.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時間為1~2h

  C.沉淀池水平流速不大于5mm/s

  D.沉淀池表面負荷一般為1~3m3/(m2.h)

  9.下列有關活性污泥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通常活性污泥系統中BOD:N:P應為100:5:l

  B.曝氣槽中溶氧至少應維持在4mg/L以上

  C.SVI值小于50表示有污泥膨脹現象

  D.傳統活性污泥系統的曝氣時間為12~24h

  10.高負荷生物濾池具有(  )的特點。

  A.生物膜主要靠水力沖刷脫落,更新快

  B.濾池更容易堵塞

  C.濾料尺寸與普通生物濾池相當

  D.同時具備硝化與反硝化功能

  答案:

  1.C。解析: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的吸附池與沉淀池之和,仍小于傳統活性污泥法曝氣池的容積;反之如果池容不變,曝氣量不變彰;話。可以提高處理能力。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適用于處理含懸浮物和膠體物較多的有機廢水,面對于溶解性有機物較多的廢水不宜用此法。處理效率不如普通活性污泥法,因排除的活性污泥中含有許多尚未氧化的有機物。

  2.B。解析:表述意思反了。

  3.A。解析:注意各種類型的交換樹脂的有效pH值范圍不同。

  4.A。解析:一般情況,沉砂池中的沉淀為自由沉淀;給水處理的混凝沉淀池為絮凝沉淀;高濁度水的沉淀為擁擠沉淀;污泥斗或沉泥濃縮池的沉淀為壓縮沉淀。

  5.A。解析:B項曝氣池是活性污泥法;C項化糞池為沉淀和發酵作用;D項離子交換器為離子交換作用。

  6.B。

  7.C。解析:混凝過程的水利條件要求為:混合階段20~30s,最多不超過2min反應階段一般為l5~30min,使小絮體繼續長大形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絮體。

  8.A。解析:長寬比以4~5為宜。

  9.A。解析:BOD的范圍應在2~4mg/L之間;SVI值小于50表示污泥無機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SVI值大于150表示有污泥膨脹現象;傳統活性污泥系統的曝氣時間為4~8h,延時曝氣活性污泥系統的曝氣時間為20~48h。

  10.A。解析:高負荷生物濾池提高了濾池的負荷率,因此,微生物代謝速度加快,生物膜增長速度加快。由于大大提高了水力負荷,對濾池的沖刷力加大,使生物膜加快脫落,減少了濾池的堵塞。但產泥量也增加。

  1、內循環式冷卻結晶器屬于( )。

  A.間壁換熱釜式結晶器

  B.直接接觸冷卻結晶器

  C.真空冷卻結晶器

  D.蒸發型結晶器

  答案: A

  2、在被水蒸氣飽和的濕空氣(空氣溫度為50℃)中插入一支濕球溫度計,溫度計的讀數應( )。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不確定

  答案: C

  3、將t0=20℃、H0=0.005 kg水/kg絕干氣的常壓新鮮空氣,與干燥器排出的t2=65℃、相對濕度80%的常壓廢氣混合,兩者中絕干氣的質量比為1:4。則混合氣體的溫度為( )。65℃下水蒸氣的飽和蒸氣壓為24999.17 Pa。

  A.73.2℃

  B.55.6℃

  C.40.2℃

  D.57.6℃

  答案: D

  4、對于液體的吸附,溶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度愈大,其平衡吸附量將( )。

  A.無影響

  B.愈大

  C.愈小

  D.無法判斷

  答案: C

  5、定量的某種理想氣體經歷某種可逆過程,過程中不可能同時發生( )。

  A.吸熱、升溫又對外做正功

  B.吸熱、降溫又對外做負功

  C.吸熱、升溫又對外做負功

  D.吸熱、降溫又對外做正功

  答案: B

  6、通常,一個物理吸附過程包括外擴散、內擴散和吸著3個步驟。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驟大多是( )。

  A.外擴散速率和內擴散速率

  B.吸著速率

  C.外擴散速率

  D.3個速率綜合作用

  答案: A

  7、既可用于流體純化(如脫色),又可用于混合物分離的吸附裝置中,較適宜的是( )。

  A.攪拌槽

  B.周期間歇操作的固定床

  C.模擬移動床

  D.流化床-移動床組合

  答案: B

  8、在某壓力下,將含甲醇0.45(摩爾分數)的甲醇-水混合物進行閃蒸,規定汽化率為0.55,進料量為20 kmol/h,操作范圍內汽液平衡關系為y=0.46x+0.525。則閃蒸后氣相產品的流量為( )。

  A.11.02 kmol/h

  B.9.01 kmol/h

  C.14.14 kmol/h

  D.12.50 kmol/h

  答案: A

  A.正確。依題意,液化率為

  q=1-0.55=0.45

  氣液平衡關系為

  y=0.46x+0.525

  聯立得

  0.818-0.818x=0.46x+0.525

  解得x=0.229

  y=0.630

  氣相產品流量為

  B.錯誤。(q值用錯)

  1-1.222x=0.46x+0.525

  解得x=0.282

  y=0.655

  C.錯誤。(公式記錯)

  0.818-1.818x=0.46x+0.525

  解得x=0.129

  y=0.583

  D.錯誤。(計算錯誤)

  9、濕空氣在預熱器內由溫度t1被加熱至溫度t2的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參數是( )。

  A.相對濕度

  B.露點溫度 td

  C.濕球溫度 tw

  D.焓I

  答案: B

  10、氣流干燥器的干燥作用主要發生在干燥管的( )。

  A.進口段

  B.出口段

  C.中間段

  D.整個干燥管內

  答案: A

  11、用流化床干燥器干燥某晶狀濕物料,每小時將1000 kg的濕物料由含水量6%(濕基,下同)干燥至0.5%。干燥介質為空氣,空氣的初始溫度為20℃,相對濕度50%,在預熱器中將空氣加熱至150℃后送入干燥器,出干燥器的廢氣溫度為75℃。設干燥器為理想干燥器,則新鮮空氣消耗量接近( )。

  A.1892 kg/h

  B.1906 kg/h

  C.2027 kg/h

  D.1783 kg/h

  答案: B

  12、用通風機將溫度20℃,濕度0.005的新鮮空氣送入預熱器,預熱到120℃后進入連續逆流干燥器中,空氣離開干燥器時的溫度為60℃。濕物料由20℃,含水量w1=0.015被干燥至35℃,含水量w2=0.002,每小時有9000 kg濕物料被加入干燥器,絕干物料的比熱容為cs=1.9 kJ/kg絕干料?℃。干燥器的熱損失600 kJ/kg汽化水分,則新鮮空氣的消耗量接近( )。

  A.10110 kg絕干氣/h

  B.10161 kg絕干氣/h

  C.12850 kg絕干氣/h

  D.5476 kg絕干氣/h

  答案: B

  B.正確。G=G1(1-w1)=9000(1-0.015)=8865 kg絕干料/h

  W=G(X1-X2)=8865(0.01523-0.002)=117.28 kg水/h

  由t0=20℃,H0=0.005,得I0=32.84 kJ/kg絕干氣

  由t1=120℃,H1=H0=0.005,得I1=134.78 kJ/kg絕干氣

  I′2=(1.9+4.1870.002)35=66.79(kJ/kg絕干料)

  I2=(1.01+1.88H2)60+2490H2=60.6+2602.8H2

  對干燥器作熱衡算

  L(I1-I2)=G(I′2-I′1)+QL

  L(134.78-60.6-2602.8H2)=8865(66.79-39.27)+600117.28

  整理得

  L(74.18-2602.8H2)=314332 (a)

  由物料衡算求絕干空氣耗量

  (b)

  聯立(1)(2)兩式,求出:H2=0.0166 kg水/kg絕干氣

  L=10110 kg絕干氣/h

  新鮮空氣耗量:L0=L(1+H0)=10161 kg新鮮空氣/h

  A.錯。L0按L計

  C.錯。

  D.錯。

  13、采用帶廢氣循環的理想干燥器干燥濕物料。新鮮空氣狀態:t0=20℃,;廢氣狀態:t2=50℃,。混合時新鮮空氣與廢氣中的絕干氣的質量比為1:3。將此混合器在預熱器內加熱升溫后送入干燥器,干燥器內1200 kg/h的濕物料自含水量0.2(干基,下同)降至0.01。假設系統熱損失可忽略,干燥過程等焓。則預熱器的加熱量接近( )。

  A.40.9 kW

  B.163.5 kW

  C.653.7 kW

  D.409 kW

  答案: B

  14、在標準蒸發器中,用140℃的飽和蒸氣加熱鹽水。蒸發空間二次蒸氣的溫度為86℃,溶液的平均沸點為98℃,則該蒸發器中的有效溫度差為( )℃。

  A.54

  B.48

  C.45

  D.42

  答案: D

  15、欲分離芳烴與烷烴的混合物,已知芳烴與烷烴的沸點接近,對此體系的分離,宜采用( )。

  A.精餾

  B.蒸發結晶

  C.液液萃取

  D.離子交換

  答案: C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環保工程師資格查詢

環保工程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環保工程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