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環保工程師環境監測講義18
更多知識點請查看:2013年環保工程師環境監測講義匯總
一、酸度和堿度
(一)酸度:指水中所含能與強堿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
測定方法:堿指示劑滴定法、電位滴定法
(二)堿度:水中所含能與強酸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總量,包括強堿、弱堿、強堿弱酸鹽等。
測定方法:堿指示劑滴定法、位滴定法
溶解氧(DO)
溶解氧: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
大氣壓力下降、水溫升高、含鹽量增加,都會導致溶解氧含量降低。
測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量法、正的碘量法、電極法
氟化物廣泛存在于天然水中。有色冶金、鋼鐵和鋁加工、玻璃、磷肥、電鍍、陶瓷、農藥等行業排放的廢水和含氟礦物廢水是氟化物的人為污染源。
測定水中氟化物的方法:色譜法、子選擇電極法、試劑分光光度法
一、綜合指標和類別指標:、學需氧量(COD)、錳酸鹽指數、化需氧量(BOD)、有機碳(TOC)
揮發酚、基苯類、油類
(一)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氧化1 L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1 重鉻酸鉀法
2. 庫侖滴定法
3. 快速密閉消解滴定法或光度法
4. 氯氣校正法
(二)高錳酸鹽指數
Ø 以高錳酸鉀溶液為氧化劑測得的化學需氧量,稱高錳酸鹽指數,以氧的mg/L表示。
Ø 該指數常被作為反映地表水受有機物和還原性無機物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
Ø 化學需氧量(CODCr)和高錳酸鹽指數是采用不同的氧化劑在各自的氧化條件下測定的,難以找出明顯的相關關系。一般來說,重鉻酸鉀法的氧化率可達90%,而高錳酸鉀法的氧化率為50%左右,兩者均未完全氧化,因而都只是一個相對參考數據。
(三)生化需氧量(BOD)
Ø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機物的生物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Ø BOD是反映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也是研究廢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處理效果,以及生化處理廢水工藝設計和動力學研究中的重要參數。
Ø 測定方法
n 五天培養法
n 微生物電極法
n 其他方法
(五)揮發酚
Ø 根據酚類物質能否與水蒸氣一起蒸出,分為揮發酚與不揮發酚。通常認為沸點在230℃以下的為揮發酚(屬一元酚),而沸點在230℃以上的為不揮發酚。
Ø 酚的主要分析方法
4-氨基安替吡林分光光度法
n 溴化滴定法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核心考點【專業知識】2025-10-20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核心考點【基礎知識】2025-10-17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重點考點【專業知識】2025-10-16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重點:基礎考試核心考點匯總2025-10-14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知識點:考試常考知識點匯總2025-10-13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重點筆記:重點內容整理與筆記使用2025-10-11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重點:全科目考試核心重點梳理2025-10-10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知識點:基礎考試涉及知識點2025-10-09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知識)考點復習2025-09-29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內容:噪聲測量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