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環保工程師考試資料之活性污泥系統的工藝計算與設計(下)


活性污泥系統的工藝計算與設計(下)
二、工藝計算與設計的主要內容
活性污泥系統由曝氣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設備等組成。
其工藝計算與設計主要包括:1)工藝流程的選擇;2)曝氣池的計算與設計;3)曝氣系統的計算與設計;4)二次沉淀池的計算與設計;5)污泥回流系統的計算與設計。
三、工藝流程的選擇
主要依據:①廢水的水量、水質及變化規律;②對處理后出水的水質要求;③對處理中所產生的污泥的處理要求;④當地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氣候條件等;⑤當地的施工水平以及處理廠建成后運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等;⑥工期要求以及限期達標的要求;⑦綜合分析工藝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和先進性以及經濟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等;⑧對于工程量大、建設費用高的工程,則應進行多種工藝流程比較后才能確定
活性污泥系統的水質管理
A、曝氣池的水質管理
(1)水質管理監測項目
①水溫:15~30°C, 一般要求不高于35°C或低于10°C;
②pH值:6.5~8.5,最佳7.2~7.4,一般不>9.5和<4.0;
③DO:DO>0.3mg/L時,即可正常進行反應;但一般要求入口處不低于0.5 mg/L,出口處應高于2.0 mg/L;
④SV: ⑤MLSS、MLVSS:
⑥Xr:用于確定回流污泥量和屬于污泥量,一般在7000~12000mg/L;
⑦SVI:沉降性能,60~150; ⑧LsrBOD和LvrBOD: ⑨污泥齡(qc): ⑩HRT:
(2)生物相鏡檢觀察:
一般來說,主要鏡檢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動物,其是指示性生物,根據在混合液中出現的原生動物的種屬及其數量,可以大體地判斷出廢水凈化的程度和活性污泥的狀態。
①活性污泥生長正常、凈化功能強,出水水質良好時,主要是有柄著生型的纖毛蟲,如鐘蟲等;
②活性污泥生長不好、有機負荷高,DO含量低,細菌多以游離狀態存在時,出現的原生動物則主要是游泳型的纖毛蟲,如草履蟲、腎形蟲等;
③DO不足時,可能出現的原生動物數量較少,主要有扭頭蟲等,它們的出現說明已出現厭氧反應,產生了H2S氣體;
④曝氣過度時,活性污泥絮體呈細小分散狀,出現的原生動物主要是一些小型變形蟲。
B、二沉池的水質管理
*水質管理監測項目:
①pH值:略低于曝氣池出水,一般6.8~7.2; ②透明度:一般在30度以上,水質較好時可高于50度;
③SS:低于30mg/L; ④BOD5(COD):BOD5<30mg/L,,COD<100mg/L;
⑤DO: ⑥q表面水力負荷:1.0~1.5m3/m2.h ⑦出水堰的水力負荷:不大于1.7L/m.s; ⑧HRT:1.5~2.5h;⑨大腸菌值:應小于1000個/ml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重點分布:基礎考試各科目重點占比2025-09-19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專業知識點,關鍵知識梳理2025-09-16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2025-09-05
- 2025年環保工程師知識點:聲源及其特性2025-09-03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總結2025-09-02
- 2023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教材將于4月中旬發布2023-03-29
- 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資料匯總2022-08-24
- 2022年環保工程師專業考試教材2022-04-08
- 2020年環保工程師《專業知識》輔導資料:表示材料吸聲特性的其他量2020-06-02
- 2020年注冊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隔聲降噪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