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環境關系解析2


保護環境是以人為本的直接體現$lesson$
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加強環境保護,可以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保證生產安全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努力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保障人的健康生存。而受到污染的空氣和水、土壤直接導致呼吸疾病、皮膚疾病和癌癥的高發,受到污染的水產品和農產品威脅到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對人的基本權利的最大侵犯。歷史上出現的倫敦煙霧、日本水俁病、洛杉磯化學煙霧等一系列公害事件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隨著溫飽水平的解決,人民期待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生活質量,延長人均壽命,成為環境保護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要求。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們就要解決以飲用水安全和重點流域為重點的水污染問題、以水、氣污染為重點的城市環境問題、以二氧化硫和化工惡臭廢氣為重點的大氣污染問題、以固廢拆解污染土壤為重點的農村環境問題、生態破壞問題和核與輻射問題等六大影響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環境問題。今后三到五年,我們要依靠科技創新、裝備提升、末端治理、強化管理來解決外沙、巖頭醫化廢氣惡臭污染問題,切實幫助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環境質量問題,解決影響制約科學發展的治理技術問題,維護群眾利益、促進社會穩定。
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中國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程,取得舉世公認的偉大成績。但是,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是以資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環境污染加重為代價的,是在生態透支的基礎上實現的,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雖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鋼鐵、煤炭、水泥卻分別占世界總消費量的30%、31%和40%.萬元GDP的能耗水平超過發達國家3~11倍;我國石油消費量的1/3要靠進口,世界鐵礦石和鋁礬土貿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國采購。中國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條件下,出現了發達國家3000~10000美元期間出現的嚴重環境污染。因此,我國的經濟增長屬于粗放型的增長。多年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危及人民群眾健康、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們必須加強環境保護,根據資源稟賦和環境容量,調整地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等不同發展道路;在環境容量有限、自然資源供給不足而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在實行優化開發的同時,堅持環境優先戰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行排污總量控制,積極開展污染綜合治理,開發和推廣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強化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生態修復,有效減少污染,緩解生態危機,節約資源能源,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
保護環境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方面
環境問題本質上是環境權益公平問題,環境不公會加劇社會不公。環境不公主要表現在城鄉不公、二是區域不公和階層不公上。加強環境保護,要統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環境保護,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平等無例外提供的優良生態環境這一公共產品,是政府應該強化的社會職能。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須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建設涉及環境敏感區的項目,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環境影響評價類別,就該項目對環境敏感區的影響作重點分析;必須根據建設項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區域的不良環境影響,嚴格執行環保部5號令即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杜絕違法審批、違規審批、越權審批等行政亂作為現象,服務群眾,秉公執法,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確保當代人發展不能以犧牲后代人的發展為代價,本區域發展不能以犧牲其他區域發展為代價,保證人對優良環境的價值需求的公平滿足與實現,就是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內促進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保工程師知識點:全領域知識點匯總2025-09-23
- 2025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重點分布:基礎考試各科目重點占比2025-09-19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專業知識點,關鍵知識梳理2025-09-16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2025-09-05
- 2025年環保工程師知識點:聲源及其特性2025-09-03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總結2025-09-02
- 2023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教材將于4月中旬發布2023-03-29
- 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資料匯總2022-08-24
- 2022年環保工程師專業考試教材2022-04-08
- 2020年環保工程師《專業知識》輔導資料:表示材料吸聲特性的其他量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