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環保工程師考試水污染控制工程資料1


主要參考書目:$lesson$
1)《水處理工程》,第一版,顧夏聲等,清華大學出版社,1985
2)《現代廢水生物處理新技術》,錢易等,中國科技出版社,1993
3)《排水工程》,第三版,張自杰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4)《水污染治理工程》,黃銘榮、胡紀萃,高教出版社,1995
5)《廢水生物處理數學模型》,第二版,顧夏聲,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
6)《水處理微生物學》,第三版,顧夏聲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第一章 概述
1.1 生物處理的目的和重要性
廢水生物處理的目的:1) 絮凝和去除廢水中不可自然沉淀的膠體狀固體物;2) 穩定和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3) 去除營養元素氮和磷。
廢水生物處理的重要性:1)城市污水中約有60%以上的有機物只有用生物法去除才最經濟;2)廢水中氮的去除一般來說只有依靠生物法;3)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有90%以上是生物處理法;4)大多數工業廢水處理廠也是以生物法為主體的。
微生物在廢水生物處理中主要有三個作用:1)去除有機物(以COD或BOD5表示),去除其它無機營養元素如N、P等;2)絮凝沉淀和降解膠體狀固體物;3)穩定有機物。
微生物代謝過程簡介:
微生物代謝所需要的幾個基本要素:能源;碳源;無機營養元素――N、P、S、K、Ca、Mg等;有時
還需要一些特殊的有機營養物(也稱生長因子,如維生素、生物素等)
廢水生物處理中涉及的微生物代謝過程主要有:化能異養型代謝;化能自養型代謝;光合異養型代謝;光合自養型代謝。
生物處理中的重要微生物
①細菌:細菌――包括了真細菌(eubacteria)和古細菌(archaebacteria);――是廢水生物處理工程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根據需氧情況不同:好氧細菌、兼性細菌和厭氧細菌;根據能源碳源利用情況的不同:光合細菌――光能自養菌、光能異養菌;非光合細菌――化能自養菌、化能異養菌;根據生長溫度的不同:低溫菌(-10ºC~15 ºC)、中溫菌(15 ºC ~45 ºC)和高溫菌(>45 ºC)
②真菌:真菌的三個主要特點:1)能在低溫和低pH值的條件生長;2)在生長過程中對氮的要求較低(是一般細菌的1/2);3)能降解纖維素。真菌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1)處理某些特殊工業廢水;2)固體廢棄物的堆肥處理
③原生動物、后生動物:原生動物主要以細菌為食;其種屬和數量隨處理出水的水質而變化,可作為指示生物。后生動物以原生動物為食;也可作為指示生物。
2011年環保工程師考試時間預測 環保工程師論壇考試后交流正熱
最新資訊
- 2025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重點分布:基礎考試各科目重點占比2025-09-19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專業知識點,關鍵知識梳理2025-09-16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2025-09-05
- 2025年環保工程師知識點:聲源及其特性2025-09-03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總結2025-09-02
- 2023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教材將于4月中旬發布2023-03-29
- 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資料匯總2022-08-24
- 2022年環保工程師專業考試教材2022-04-08
- 2020年環保工程師《專業知識》輔導資料:表示材料吸聲特性的其他量2020-06-02
- 2020年注冊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隔聲降噪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