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工程師-大氣污染防治:分類、特征及危害
1.1.2大氣污染物的分類、特征及危害
1,大氣污染物的分類和成因
大氣污染物是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排入大氣的并對人類和環境產生有害作用的那些物質。大氣污染物的種類很多,按其存在狀態可概括為兩大類:顆粒污染物(氣溶膠狀態污染物)和氣態污染物。
(1)顆粒污染物(氣溶膠狀態污染物)
大氣污染中,氣溶膠是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體粒子、液體粒于或它們在氣體介質中的懸浮體系。從大氣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氣溶膠的來源和物理性質,可將其分為以下幾種:
①粉塵
粉塵是指懸浮于氣體介質中的微小固體顆粒,受重力作用能發生沉降,但在一段時間內能保持懸浮狀態。顆粒的形狀往往是不規則的。顆粒的尺寸秒-般在1~200微米左右。屬于粉塵的大氣污染物很多,如黏土粉塵、石英粉塵、水泥粉塵、各種金屬粉塵等。
②煙
一般是指由冶金過程形成的固體顆粒的氣溶膠。它是由熔融物質揮發后生成的氣態物質冷凝物,在生成過程中總是伴有諸如氧化之類的化學反應。煙顆粒的尺寸很小,一般為0.01~1微米左右。。
③飛灰
飛灰是指隨燃料燃燒產生的煙氣排出的分散得較細的灰分。
④黑煙
黑煙是指由燃料燃燒產生的能見氣溶膠。
⑤霧
霧是汽體中液滴懸浮體的總稱。在氣象中指造成能見度小于1km的小水滴懸浮體。在工程中,霧一般泛指小液體粒子懸浮體,它可能是由于液體蒸汽的凝結、液體的霧化及化學反應等過程形成的,如水霧、酸霧、堿霧、油霧等。在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一1996)中,根據粉塵顆粒的大小,將其分為總懸浮顆粒物(TSP)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
總懸浮顆粒物(TSP):指能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0微米的顆粒物。
可吸入顆粒物(PM10):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微米的顆粒物。
(2)氣態污染物
氣體狀態污染物是以分子狀態存在的污染物,簡稱氣態污染物。氣態污染物的種類很多,總體上可以分為五大類:以SO2為主的含硫污染物、以CO和CO2為主的含氮污染物、碳氧化物、有機化合物及鹵素化合物等,如表3-11所示。

最新資訊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核心考點【專業知識】2025-10-20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核心考點【基礎知識】2025-10-17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重點考點【專業知識】2025-10-16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重點:基礎考試核心考點匯總2025-10-14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知識點:考試常考知識點匯總2025-10-13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重點筆記:重點內容整理與筆記使用2025-10-11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重點:全科目考試核心重點梳理2025-10-10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知識點:基礎考試涉及知識點2025-10-09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知識)考點復習2025-09-29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內容:噪聲測量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