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工程師-污水處理實踐:二沉池設計


二沉池的設計
二沉池是設置于曝氣池之后的沉淀池,是以沉淀、去除生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獲得澄清的處理水為其主要目的,其作用一是泥水分離,二是污泥濃縮,并因水量和水質的時常變化還要暫時貯存活性污泥。
二沉池常用計算方法為:
⑴表面積計算方法
計算二沉池沉淀部分水面常用方法有表面負荷法和固體通量法,固體通量法在理論上與污泥濃縮過程更為貼切,更適用于濃縮池的計算,二沉池的設計一般都采用經驗值。
計算公式為:
⑵二沉池的高度設計
我國目前《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4m,相關設計手冊對二沉池的高度設計,只作了二沉池有效水深和二沉池污泥區容積計算兩項描述,有效水深按沉淀時間計算,一般沉淀時間取1~1.5h,而污泥區容積按2h貯泥量計算,事實上這一規定是無法進行二沒池高度的詳細計算的,例如污泥區與池邊高度的關系。英國WRC設計的缺陷同樣是缺少沉淀池的高度資料,但在歐洲一般采用德國污水處理協會的高度分區方法加以補充:把二沉池深度方向按其作用分為4個區,清水區、分離區、儲存區、濃縮及刮泥區。
德國計算方法為:
①清水區(h1)
是安全保證區,減輕風、密度差和溢流堰對污泥絮體的抽吸作用和不均勻接口沉降等不可避免的影響因素(一般為0.5m);
②分離區(h2)
混合液在分離區進行泥水分離,該區存在絮凝和沉淀兩個過程,分離區的沉淀過程受進水的紊流,分離區計算停留時間為0.5h。
③儲存區(h3)
作用是在雨季儲存污泥,以免曝氣池中污泥濃度大幅度下降,造成處理效果下降,儲存區與分離區是連續一體的,儲泥區所儲存的污泥可保證雨季曝氣池中污泥濃度不低于旱季污泥濃度的70%,其差值
=0.3MLSS,儲存區的大小,應滿足雨季時在1.5h內能接納從曝氣池內多流出的污泥量,污泥體積濃度按500L/m3計算,在此期間,污泥在儲存區進行濃縮,并分布于整個二沉池面積上。
④濃縮及刮泥區(h4)
濃縮區是保證污泥底流濃度的區域
其中tE是濃縮時間,一般為0.5~2h,C為濃縮區污泥濃度值,C=300×tE+500
二沉池總深度h=h1+h2+h3+h4
最新資訊
- 2025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重點分布:基礎考試各科目重點占比2025-09-19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專業知識點,關鍵知識梳理2025-09-16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2025-09-05
- 2025年環保工程師知識點:聲源及其特性2025-09-03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總結2025-09-02
- 2023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教材將于4月中旬發布2023-03-29
- 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資料匯總2022-08-24
- 2022年環保工程師專業考試教材2022-04-08
- 2020年環保工程師《專業知識》輔導資料:表示材料吸聲特性的其他量2020-06-02
- 2020年注冊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隔聲降噪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