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工程師-污水處理實踐:污水管道設計


3.污水管道的設計
⑴確定排水區界,劃分排水流域
排水區界是污水排水系統設置的界限,是根據城鎮總體規劃設計規模決定的。在排水區界內,根據地形及城市的豎向規劃,劃分排水流域。每一個排水流域往往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干管,根據流域地勢標明水流方向和污水需要抽升的地區。
⑵管道定線和平面布置的組合
在城鎮總平面圖上確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稱為污水管道系統的定線。管道定線一般按主干管、干管和支管的順序依次進行。定線的主要原則是:盡可能地在管線較短和埋深較小的情況下,讓最大區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定線時應充分利用地形,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趨勢,一般宜順坡排水。應選擇最適當的定線位置,使之既能盡量減小埋深,又可少建泵站。
⑶控制點的確定和泵站的設置地點
確定控制點的標高,一方面應根據城市的豎向規劃,保證排水區域內各點的污水都能夠排出,并考慮發展,在埋深上適當留有余地。
⑷設計管段及設計流量的確定
①設計管段及其劃分
根據管道平面布置圖,凡有集中流量進入,有旁側管道接入的檢查井均可作為設計管段的起迄點,設計管段的起迄點應編上號碼。
②設計管段的設計流量
每一設計管段可能包括本段流量、轉輸流量和集中流量,對于某一設計管段而言,本段流量沿線是變化的,即從管段起點的零增加到終的全部流量,為了計算的方使,通常假定本段流量集中在起點進入設計管段,它接受本管段服務地區的全部污水流量。
⑸污水管道的銜接
污水管道在管徑、坡度、高程和方向發生變化及支管接入的地方都需要設置檢查井,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在檢查井內上下游管道銜接時的高程關系問題,管道在銜接時應遵循的原則是:盡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減少管道埋深,降低造價,避免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積。管道銜接的方法,通常有水面平接和管頂平接兩種。
⑹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在城市道路下,有許多管線工程,為了合理安排污水管道在其空間的位置,必須在各單項管線工程規劃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規劃,統籌安排,以利施工和日后的維護管理。污水管道與其它地下管線或構筑物的水平和垂直最小凈距,最好由城市規劃部門或工業企業內部管道綜合部門根據其管線類型和數量、高程、可敷設管線的位置等因素制訂管線的綜合設計。另外,污水管線與其他地下管線或構筑物的最小凈距應滿足規范要求。
⑺污水管道的設計計算步驟
①排水系統總平面設計,即確定污水廠位置和排水出路,在城市或小區平面圖上布置排水干管、支管以及進行街區編號并計算干管的匯水面積。
②干、支管線的平面設計。
③確定設計標準。
④確定設計流量。
⑤進行水力計算,根據已經確定的管道路線以及各設計管段的設計流量,進行各設計管段的管徑、坡度、流速、充滿度和井底高程的計算,確定設計流量后,依次進行干管各設計管段的水力計算。
⑥繪制管道平面圖和縱剖面圖。
最新資訊
- 2025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重點分布:基礎考試各科目重點占比2025-09-19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專業知識點,關鍵知識梳理2025-09-16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2025-09-05
- 2025年環保工程師知識點:聲源及其特性2025-09-03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點總結2025-09-02
- 2023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教材將于4月中旬發布2023-03-29
- 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資料匯總2022-08-24
- 2022年環保工程師專業考試教材2022-04-08
- 2020年環保工程師《專業知識》輔導資料:表示材料吸聲特性的其他量2020-06-02
- 2020年注冊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隔聲降噪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