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注冊環保工程師輔導:沉降類型
第一節 概述
在重力作用下,使懸浮液中密度大于水的懸浮固體下沉,從而與水分離的水處理方法,稱為重力沉降法。重力沉降法的去除對象,主要是懸浮液中粒徑在10um以上的可沉固體,即在2h左右的自然沉降時間內能從水中分離出去的懸浮固體。
按照處理目的不同,重力沉降法可分為以獲得澄清水位目的的沉淀(當懸浮物為絮凝產物時習稱為澄清)和以獲得高濃度污泥為目的的濃縮。它既可以作為唯一的處理工序,用于只含懸浮固體的廢水處理,也可以作為處理系統中的某一工序,于其它處理單元配合使用。
根據水中懸浮固體濃度的高低、固體顆粒絮凝性能(即彼此粘結、團聚的能力)的強弱,沉降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自由沉降 自由沉降也稱為離散沉降。這是一種非絮凝性或弱絮凝性固體顆粒在稀懸浮液中的沉降。由于懸浮固體濃度低,而且顆粒之間不發生聚集,因此在沉降過程中顆粒的形狀、粒徑和密度都保持不變,互不干擾地各自獨立完成勻速沉降過程。固體顆粒在沉沙池及初次沉淀池內的初期沉降就屬于這種類型。
2.絮凝沉降 這是一種絮凝性固體顆粒在稀懸浮液中的沉降。雖然懸浮固體濃度也不高,但顆粒在沉降過程中接觸碰撞時能互相聚集為較大的絮體,因而顆粒粒徑和沉降速度隨沉降時間的延續而增大。顆粒在初次沉降池內的后期沉降及生化處理中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內的初期沉降,就屬于這種類型。
3.成層沉降 成層沉降也稱集團沉降、區域沉降或擁擠沉降。這是一種固體顆粒(特別是強絮凝性顆粒)在較高濃度懸浮液中的沉降。由于懸浮固體濃度較高,顆粒彼此靠的很近,吸附力將促使所有顆粒聚集為一個整體,但各自保持不變的相對位置共同下沉。此時,水于顆粒群體之間形成一個清晰的泥水界面,沉降過程就是這個界面隨沉降歷時下移的過程。生化處理中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內的后期沉降和在濃縮池內的初期沉降就屬于這種類型。
4.壓縮(沉降) 當懸浮液中的懸浮固體濃度很高時,顆粒之間便互相接觸,彼此上下支承。在上下顆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層顆粒間隙中的水被擠出,顆粒相對位置不斷靠近,顆粒群體被壓縮。生化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和濃縮池內的濃縮過程就屬于這種類型。
最新資訊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核心考點【專業知識】2025-10-20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核心考點【基礎知識】2025-10-17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重點考點【專業知識】2025-10-16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重點:基礎考試核心考點匯總2025-10-14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知識點:考試常考知識點匯總2025-10-13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重點筆記:重點內容整理與筆記使用2025-10-11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重點:全科目考試核心重點梳理2025-10-10
- 2025年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知識點:基礎考試涉及知識點2025-10-09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知識)考點復習2025-09-29
- 2025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內容:噪聲測量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