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給排水規范18


3.6.1A 小區室外直供給水管道應按本規范第 3.6.1 條、第 3.6.5 條、第 3.6.6 條計算管段流量;當建筑設有水箱(池)時,應以建筑引入管流量作為室外計算給水管段節點流量。
3.6.1B 小區的給水引入管的設計流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
1 小區給水引入管的設計流量應 按本規范第 3.6.1 、 3.6.1A 條的規定計算,并應考慮未預計水量和管網漏失量 ;
2 不少于兩條引入管的小區室外環狀給水管網,當其中一條發生故障時,其余的引入管應能保證不小于 70% 的流量 ;
3 當小區室外給水管網為支狀布置時,小區引入管的管徑不應小于室外給水干管的管徑 ;
4 小區環狀管道宜管徑相同 。
3.6.2 居住小區的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給水管道,應按 本規范第 3.6.1 條規定計算設計流量(淋浴用水量可按 15 %計算,綠化、 道路及廣場澆灑用水可不計算在內),再疊加區內一次火災的最大消防流量 ( 有消防貯水和專用消防管道供水的部分應扣除 ) ,并應對管道進行水力計算校核,管道末梢的室外消火栓從地面算起的水壓,不得低于 0.1MPa 。
設有室外消火栓的室外給水管道,管徑不得小于 100mm 。
3.6.3 建筑物的給水引入管的設計流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建筑物內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網直接供水時,應取建筑物內的生活用水設計秒流量;
2 當建筑物內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壓供給時,引入管的設計流量應為貯水調節池的設計補水量。設計補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時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時用水量;
3 當建筑物內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網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壓供水時,應按本條第 1 、 2 款計算設計流量后,將兩者疊加作為引入管的設計流量。
3.6.4 住宅建筑的生活給水管道的設計秒流量,應按下列步驟和方法計算:
1 根據住宅配置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使用人數、用水定額、使用時數及小時變化系數 , 可 按式( 3.6.4 -1 )計算出最大用水時衛生器具給水當量平均出流概 率:
3.6.4-1
式中: u o ― ― 生活給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時衛生器具給水當量平均出流概率 (% ) ;
q L ― ― 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額,按本規范表 3.1.9 取 用;
m ― ― 每戶用水人 數;
K h ― ― 小時變化系數 , 按本規范表 3.1.9 取用;
N g ― ― 每戶設置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 數;
T ― ― 用水時數 (h ) ;
0.2 ― ― 一個衛生器具給水當量的額定流量 (L/s) 。
2 根據計算管段上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總數,可按式( 3.6.4 -2 )計算得
出該管段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的同時出流概 率:
(3.6.4-2)
式中: u ― ― 計算管段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同時出流概率 (% ) ;
α c ― ― 對應于不同 u o 的系數 , 查本規范附錄 C 中表 C ;
N g ― ― 計算管段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總數。
3 根據計算管段上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同時出流概率,可按式( 3.6.4 -3 )計算該管段的設計秒流 量:
q g=0.2 ? U ? N g ( 3.6.4 -3 )
式中: q g ― ― 計算管段的設計秒流量 (L/s) 。
注 : 1 為了計算快速、方便,在計算出 u o 后 , 即可根據計算管段的 N g 值從附錄 E 的計算表中直接查得給水設計秒流量 q g 。該表可用內插法;
2 當計算管段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總數超過表 E 中的最大值時,其設計流量應取最大時用水量。
4 給水干管 有兩條或兩條以上具有不同最大用水時衛生器具給水當量平均出流概率的給水支管時,該管段的最大用水時衛生器具給水當量平均出流概率應按式( 3.6.4 .-4 )計 算:
( 3.6.4 .-4 )
式中: u o ―― 給水干管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平均出流概 率;
u o i ――― 支管的最大用水時衛生器具給水當量平均出流概 率;
N gi ― ― 相應支管的衛生器具給水當量總數。
最新資訊
- 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知識點集錦2025-08-08
- 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基礎考試+專業考試大綱匯總2025-06-10
- 2025年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06
- 注冊給排水工程師規范、標準及技術手冊目錄2025-05-09
- 【福利來啦】環球網校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備考課程免費兌換2025-05-07
- 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專業知識》考點匯總2025-02-16
- 2024年全國注冊給排水工程師考試所需規范、標準及技術手冊目錄2024-08-13
- 2024年給排水工程師知識點集錦2024-07-23
- 2023年第六版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公共基礎教材變化2023-03-30
- 2022年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專業教材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