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給水排水要點復習四


更多給水排水知識點提煉請查看:2013年給水排水復習要點匯總
制定綠地灌溉制度的原則
隨著城市綠化建設的飛速發展,灌溉系統在數量上大副增加大,由于在管理和使用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灌溉系統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制定的灌溉制度不合理或者根本不制定灌溉制度。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灌溉系統使用者可以參照以下原則和方法制訂相對合理的灌溉制度。
1.熟悉植物的需水特性
植物的需水特性是影響制訂灌溉制度的重要特性。深入了解不同植物的需水特性并據此區別灌溉是必要的,這些數據可以向相關老師咨詢或查詢有關資料。
2.分析土壤類型
不同土質上的灌溉制度是不同的。比如,沙土的保水性差,所以需要小量多次灌水,一次過量灌水就會產生深層滲漏,浪費水;粘土能長時間保存大量水分,所以一次灌水的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每次灌水的間隔要長。
3.觀察土壤干濕度
根據土壤干濕度情況定期調整灌溉控制器,對草坪的生長大有好處。不要因為植物的葉子看上去萎蔫,就認為需要灌水。首先應該檢查一下土壤是不是濕的,然后在調整灌溉系統。
4.調整噴頭的灌水循環周期
綠地灌溉系統中使用噴灌,有時會發生徑流。這是因為噴頭噴灑出的水比土壤吸收的水多,用專業術語解釋就是噴頭的噴灌強度大于土壤的入滲率。解決這個問題很容易,當開始產生徑流時,把噴頭關閉,等待一段時間等水滲入土里,再打開噴頭直到發生徑流為止,關閉噴頭,等待一段時間……直至土壤濕潤深度達到15厘米。說起來很繁瑣,其實很多灌溉控制器都有這個功能(循環入滲功能),可以自動運行;或者降低控制器的每次灌水時間,增加灌水循環次數。
以上的4個方法是制定綠地灌溉制度的基本原則。另外,在日常灌溉管理中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1.不同綠地要區別對待
有過灌溉的管理經驗無疑是好事,但是,這些經驗應該被當作條件而不是結果。也就是說,不能局限于或者照搬其他綠地的灌溉制度。因為,不同綠地之間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很大差別。比如,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植物類型、綠地功能上的差異等等。如前所述,這些差異也影響著灌溉制度的不同。
2.加強觀測
初步制定灌溉制度后,應該對灌水結果的一些指標進行及時的觀測。比如,經常測定灌水前后的土壤水分含量;一定灌水時間后的土壤濕潤層深度;發生地表徑流的時間等等。總結灌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和規律當時是十分有價值的。觀測的目的就是根據觀測結果總結規律,找出偏差,及時修訂灌溉制度,最終制定更趨于合理的灌溉制度。
最新資訊
- 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知識點集錦2025-08-08
- 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基礎考試+專業考試大綱匯總2025-06-10
- 2025年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06
- 注冊給排水工程師規范、標準及技術手冊目錄2025-05-09
- 【福利來啦】環球網校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備考課程免費兌換2025-05-07
- 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專業知識》考點匯總2025-02-16
- 2024年全國注冊給排水工程師考試所需規范、標準及技術手冊目錄2024-08-13
- 2024年給排水工程師知識點集錦2024-07-23
- 2023年第六版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公共基礎教材變化2023-03-30
- 2022年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專業教材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