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給排水工程師《專業知識》輔導1


隨著城市綠化建設的飛速發展,灌溉系統在數量上大副增加大,由于在管理和使用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灌溉系統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制定的灌溉制度不合理或者根本不制定灌溉制度。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灌溉系統使用者可以參照以下原則和方法制訂相對合理的灌溉制度。
1.熟悉植物的需水特性
植物的需水特性是影響制訂灌溉制度的重要特性。深入了解不同植物的需水特性并據此區別灌溉是必要的,這些數據可以向相關老師咨詢或查詢有關資料。
2.分析土壤類型
不同土質上的灌溉制度是不同的。比如,沙土的保水性差,所以需要小量多次灌水,一次過量灌水就會產生深層滲漏,浪費水;粘土能長時間保存大量水分,所以一次灌水的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每次灌水的間隔要長。
3.觀察土壤干濕度
根據土壤干濕度情況定期調整灌溉控制器,對草坪的生長大有好處。不要因為植物的葉子看上去萎蔫,就認為需要灌水。首先應該檢查一下土壤是不是濕的,然后在調整灌溉系統。
4.調整噴頭的灌水循環周期
綠地灌溉系統中使用噴灌,有時會發生徑流。這是因為噴頭噴灑出的水比土壤吸收的水多,用專業術語解釋就是噴頭的噴灌強度大于土壤的入滲率。解決這個問題很容易,當開始產生徑流時,把噴頭關閉,等待一段時間等水滲入土里,再打開噴頭直到發生徑流為止,關閉噴頭,等待一段時間……直至土壤濕潤深度達到15厘米。說起來很繁瑣,其實很多灌溉控制器都有這個功能(循環入滲功能),可以自動運行;或者降低控制器的每次灌水時間,增加灌水循環次數。
以上的4個方法是制定綠地灌溉制度的基本原則。另外,在日常灌溉管理中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1.不同綠地要區別對待
有過灌溉的管理經驗無疑是好事,但是,這些經驗應該被當作條件而不是結果。也就是說,不能局限于或者照搬其他綠地的灌溉制度。因為,不同綠地之間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很大差別。比如,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植物類型、綠地功能上的差異等等。如前所述,這些差異也影響著灌溉制度的不同。
2.加強觀測
初步制定灌溉制度后,應該對灌水結果的一些指標進行及時的觀測。比如,經常測定灌水前后的土壤水分含量;一定灌水時間后的土壤濕潤層深度;發生地表徑流的時間等等。總結灌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和規律當時是十分有價值的。觀測的目的就是根據觀測結果總結規律,找出偏差,及時修訂灌溉制度,最終制定更趨于合理的灌溉制度。
水處理專業名詞及原理
曝氣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于曝氣作用,廢水中有機顆粒經常處于懸浮狀態,砂?;ハ嗄Σ敛⒊惺芷貧獾募羟辛?,砂粒上附著的有機污染物能夠去除,有利于取得較為純凈的砂粒。
格柵:是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制成的金屬框架,斜置在廢水流經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進口處,用以截阻大塊的呈懸浮或漂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
慢速濾池快速濾池高速濾池
過濾速度:關閉進水閥門后立即開始記錄時間直至濾池水位下降到排水口附近時止,并記下水位下降高度。下降高度與濾池水位下降所用的時間即為過濾速度。
反沖洗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單位濾料面積上所通過的沖洗水量。(l/m2.s)
濾料的不均勻系數:(濾料的級配)是指濾料中粒徑不同的顆粒所占的比例,k80表示:k80=d80/d10
過濾周期:兩次反沖洗的時間間隔稱為過濾周期;從反沖洗開始到發洗結束的時間間隔稱為反洗歷時。
濾池的過濾作用機理:①機械隔濾作用:濾料層由大小不同的濾料顆粒組成,其間有很多孔隙,廢水流經時,比孔隙大的被截留在孔隙中,于是孔隙越來越小,以后進入的較小懸浮顆粒也被截留下來,使廢水得到凈化。②吸附、接觸凝聚作用:廢水流經濾料層的過程中,要經過彎彎曲曲的水流孔道,懸浮顆粒與濾料的接觸機會很多,在接觸的時候,由于相互分子間的作用力結果,出現吸附和接觸凝聚作用,尤其是過濾前加了絮凝劑時,接觸凝聚作用更為突出,濾料顆粒越小,吸附和接觸凝聚作用的效果越好。
濾池的結構和分類:
分類:①按濾速大?。郝秊V池、快濾池、高速濾池;②按水流過濾層的方向:上向流、下向流、雙向流;③按濾料種類:砂濾池、煤濾池、煤-砂濾池;④按濾料層數:單層濾料、雙層濾料、多層濾料;⑤按水流性質:壓力濾池和重力濾池;⑥按進出水及反沖洗水的供給和排出方式:普通快濾池、虹吸濾池和無閥濾池。
最新資訊
- 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知識點集錦2025-08-08
- 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基礎考試+專業考試大綱匯總2025-06-10
- 2025年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06
- 注冊給排水工程師規范、標準及技術手冊目錄2025-05-09
- 【福利來啦】環球網校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備考課程免費兌換2025-05-07
- 2025年給排水工程師《專業知識》考點匯總2025-02-16
- 2024年全國注冊給排水工程師考試所需規范、標準及技術手冊目錄2024-08-13
- 2024年給排水工程師知識點集錦2024-07-23
- 2023年第六版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公共基礎教材變化2023-03-30
- 2022年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專業教材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