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中外文化概論》第二章:文學的形象系統1


第三章――文學的形象系統
1、文學形象:文本中呈現的、具體的、可感的、具有藝術概括性的、體現作家審美理想的、能喚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圖畫。(參177)
2、文化形象的系統性:其一是就藝術世界的有機性而言的;其二是就不同性質的文學形象的審美功能的互補性而言。
3、德國古典哲學認為,人的精神需要三有“知、情、意”三個方面,因此就有“科學、藝術、哲學”去發揮人的三種潛能,滿足人的精神需要。與知、情、意的審美需要相適應 ,便給文學造成三種審美類型:(1)寫實性形象、(2)抒情性形象、(3)表意性形象。
4、根據藝術形象體現審美理想的程度,藝術形象可分為:(一)高級形象、(二)一般形象
(一)高級形象形態:充分體現審美理想的、達到最高審美境界的藝術形象。
5、各種文學形象都具有的總體特征:(參182)
①文學形象的具體可感性:以具體可感的文學形象構成,訴諸人的感官,從而調動人的感覺機能一起去感覺,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
②文學形象的藝術概括性:藝術形象傳達豐富的內在意蘊。
③文學形象的審美理想性:(審美理想作為創造藝術形象的目的和規范,包括兩方面內涵)其一是關于審美的東西;其二是關于審美的范型模式方面的東西。(參184)
――審美理想:指人們在自己民族的審美文化氛圍里形成的,由個人的審美體驗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關于美的觀念尺度和范型模式。
――觀念尺度:人在自覺不自覺的審美活動中,為自己下意識地設定的關于美的種種標準。
④文學形象喚起的美感形式(或幾種情況):(參188)
第一,直接地給人以美的享受;
第二,通過批判丑惡所帶來的審美享受;
第三,通過同情的目光,描繪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喚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歸;
第四,通過對社會和人生本質上丑陋和荒謬的展示,表達人類失去美的痛苦和對美的渴望。
6、典型論發展的三個階段:(1)類型說、(2)個性典型關、(3)馬克思主義典型觀
7、文學典型:指寫實型作品語言系統中呈現的、顯出特征的、富于審美魅力的、含有豐富歷史意蘊的性格,又稱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參192)
10、特征:指“組成本質的那些個別標志”,是“藝術形象中個別細節把所要表現的內容突出表現出來的那種妥貼性”。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