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復習筆記:系統總體結構設計的任務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的任務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的任務,是根據系統分析的邏輯模型設計應用軟件系統的物理結構。系統物理模型必須符合邏輯模型,能夠完成邏輯模型所規定的信息處理功能,這是物理設計的基本要求。
系統應具有可修改性,即易讀,易于進行查錯、改錯、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和用戶的要求進行各種改變和改進。系統是否具有可修改性,對于系統開發和維護影響極大。據統計,在系統生命周期中各階段的應用軟件費用及人力投入大體分布如下:
。系統開發:20%
。系統維護:80%
結構化設計的基本思想
1.結構化設計的要點
系統是否具有可修改性與其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敖Y構化設計”的構想,成為系統設計的基本思想。其要點如下:
(1)模塊化。
(2)由頂向下,逐步求精。系統劃分模塊的工作應按層次進行:①把整個系統看做一個模塊,然后把它按功能分解成若干第一層模塊,它們各擔負一定的局部功能,共同完成整個系統的功能。②每個第一層模塊又可以進一步分解成為更簡單一些的第二層模塊,越下層的模塊,其功能越具體、越簡單。
(3)上層模塊分解為下層模塊,有三種不同的結構形式,即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
控制結構圖也稱為軟件結構圖或模塊結構圖,它表示出一個系統的層次分解關系、模塊調用關系、模塊之間數據流和控制信息流的傳遞關系,它是系統物理結構的主要工具。
2.控制結構圖的基本符號和規定
(1)每個模塊有自身的任務,只有接收到上級模塊的調用命令時才能執行。
(2)模塊之間的通信只限于其直接上、下級模塊,任何模塊不能直接與其他上下級模塊或同級模塊發生通信聯系。
(3)若有某模塊要與非直接上、下級的其他模塊發生通信聯系,必須通過其上級模塊進行傳遞。
(4)模塊調用順序為自上而下。在控制結構圖中,把一個系統分解為若干模塊,實質上是把一件比較抽象、其物理內容不大確定的任務,分解為若干件比較具體的、物理內容比較確定的任務。
控制結構圖既可以反映系統整體結構,又能反映系統的細節,能準確反映各組成部分(各模塊)及它們之間的聯系。
更多自考動態請您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自考頻道!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