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筆記(28)


第十四章行政法治
第一節行政法治的概念與意義
1、行政法治: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管理國家公共事務的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法律而獲得與行使,不得恣意妄為的一種公共行政的普遍原則和社會控制方式。
2、人治:是一種以人為主體,以家國一體的社會結構為基礎,禮治為內容、德治為機制,性善為理念的社會控制方式,是一種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社會控制形式。
3、人治與法治的區別:1)在立法上,人治表現出主觀性,法治則表現出客觀性,人治使社會缺乏客觀而普遍適用的行為準則。
2)在司法上,人治表現出宗法性,法治則表現出平等性。
3)在約束上,人治表現出多樣性,法治則表現出單一性。
4)在理念上,人治表現出空想性,法治則表現出有效性。
4、法制與法治的區別:1)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條件,沒有法制則談不上法治。
2)有了法制不等于實行法治。
3)法治之下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在規模、職能、權力和行為方式上都受到嚴格的法律限制。
5、行政法治的地位:1)行政法治是法治的重點。2)行政法治是法治的難點。
6、行政法治的作用:1)行政法治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2)行政法治是推進、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
3)行政法治是控制行政權力膨脹的必然選擇。
4)行政法治是民主政治實現的可靠保障。
第二節行政法治的基本內容
1、行政職權法定化:
原因:行政機關管理的行政事務紛繁復雜,與之相適應的行政職權也廣泛多樣。
要求:一是行政職責法定,二是行政權限法定。
2、行政機構法定化:
3、行政程序法定化:
意義:1)有利于增進公民對政府的了解,實施行政參與。
2)有利于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3)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4)有利于監督、制約行政機關。
要求:1)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職權時,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違反法定行政程序所實施的行政行為應屬無效。
2)要求行政人員在進行行政活動時,必須遵守法律規定的時限、步驟和方法,否則行政行為無效,嚴重者還將承擔法律責任。
4、行政責任法定化:
意義:1)在社會生活中,無論公民個人、社會組織還是行政機關,都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社會實現秩序狀態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
2)責任行政是全部行政法產生的基礎,是貫穿所有行政法規范的核心和基本精神。
3)責任行政符合我國特定的國情。
內容:1)責任行政的基本目標是實現行政活動的有責任狀態。
2)責任行政要求有明確的責任主體。
3)責任行政要求將行政機關的各種活動與責任相連,不存在無責任的行政活動。
1)責任行政要求建立實現責任的法制制度。
更多自學考試復習資料請您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自學考試頻道!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