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自學考試 > 自學考試備考資料 > 2013年自考“變態心理學”復習筆記(10)

2013年自考“變態心理學”復習筆記(10)

更新時間:2013-10-10 14:18:40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第四節 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羅杰斯和馬斯洛。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對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而發展起來的。并且形成了抗衡以上兩種觀點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希望心理學的焦點在于健康的、更改的、更高級的動機。

  一、羅來斯的自我理論

  1、羅杰斯認為,有機體有一種先天的“自我實現”或“自我提高”的動機,表現為最大限度地實現各潛能、發揮自己潛力的趨向。

  2、羅杰斯用“無條件積極關注”來解釋自我發展的機制。

  所謂“無條件積極關注”是一種不以價值為條件的積極參與關注體驗,是在自我行為不夠理想時,級能覺得自己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關懷的體驗。

  羅杰斯認為,自我發展的最基本條件,是在嬰幼兒時期得到無條件積極關注。

  3、羅杰斯特別重視對“自我實現”者的研究。在其人格理論中,羅杰斯提出了“機能健全的人”的概念,間指那引起獲得無條件積極關注的人。

  這種人具有如下的特點。

  (1)經驗的開放性。對一切經驗采取開放態度,個體毫無拘束地體驗所有的情感和經驗,他們不封閉自我。

  (2)存在主義的生活方式。對生活有清閑感,生活于存在的每一瞬間。

  (3)信任自己的機體。健康的人猶如一切資料都程序化了的計算機,并不徒勞地思慮所面臨的每一件事情。

  (4)富有自由感。機能健全的人是“意志自由”的人。

  (5)高度創造力。健康的人富有創造和創新能力,而非遵循或者消極適應社會和文化傳統。

  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相信,人的動機是為了滿足各種需要,需要的層次的結構從基本的生物需要開始。自我實現只有在滿足最高層級的需要之后才能實現。

  馬斯洛描述了如下的需要層次:

  (1)生理需要:對于食物、水分、空氣、睡眠、性等的需要。

  (2)安全需要:對穩定、秩序、受保護、免受恐嚇和混亂折磨的需要。

  (3)愛和歸屬的需要:對情感的需要,對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需要。

  (4)尊重需要:分為兩類:1)希望有實力、有成就、能勝任、有信心;2)渴望有名譽或威信、賞識、關心、重視和高度評價等。

  (5)自我實現的需要:促使自己潛能得以實現,即希望自己越來越成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的需要。

  三、人本主義的主要治療技術

  1、以人為中心的治療

  人本主義治(武漢自考)療有幾種流派,其中,羅杰斯的以來訪者為中心的療法最為杰出。羅杰斯認為,精神障礙是偏離自我實現的結果,通常是體驗到有條件積極關注的后果。治療中,個體要重組自己的實現傾向。

  2、完形治療法是又一種人本主義的治療方法,1950年由珀爾斯創用。

  四、對人本主義理論的評價

  1、人本主義理論的貢獻:

  (1)在治療關系中的人際關系對個體的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

  (2)人本主義模式倡導一種樂觀氣氛。盡管現代社會給人們以極大的壓力,但是我們級然能夠作出自己的選擇決定自己的命運,而且取得很多成就。

  (3)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受他自己內在優點與潛力,以及責任感的影響,而非任何個人過過經驗、事件所決定的。

  2、對人本主義觀點的主要批評集中在方法學上。

  首先,它的理論觀點較多地依據推論和設想,機時較少地依據實證的支持;

  其次,它所倡導的心理療法較少具有可操作性,其中理念的東西多于技術性的東西;

  再次,它對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的判斷與探究方法缺乏科學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更多自學考試復習資料請您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自學考試頻道!

 

?2013年7月各省市自考成績查詢入口匯總

?各地10月自考時間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自學考試資格查詢

自學考試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自學考試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