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新聞評論寫作資料第十章


第十章 編者按語
【編者按語是篇幅最為短小、依附性最強的一種體裁。離開了新聞報道,編者按語就失去了存在的針對性和必要性。】
編者按語的含義
編者按語是一種依附于新聞報道或文稿的畫龍點睛式的簡短的編者評論,是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視等各類新聞傳播媒介的編者對新聞或文稿所加的評介、批注、建議或說明性文字,是新聞媒介的編者專用及常用的一種發言方式。
編者按語的功能
1、提示說明;2、評價表態;3、提醒建議;4、補充強調。
說明性按語的含義
說明性按語是編者對新聞或文稿所加的說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紹作者身份,交待事件背景,說明有關情況,表明刊載的目的等等。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興趣,幫助人們了解及理解新聞或文稿。
應用:寫作一篇說明性按語。
政論性按語的含義
是編者對新聞或文稿所加的評價或議論性文字,用以提綱挈領地點明報道的中心思想,傳達最新的指示精神,劃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或運用褒貶評議、引申生發等方式,通過個別啟示一般。
應用:寫作一篇政論性按語
文前按語的含義
文前按語,又稱題下按語,在廣播、電視中稱為編前話。它在三種按語形式中編排位置最為顯要,通常居于文前或欄前,片言居要,嚴肅莊重。在報刊上發表時常用楷體或比正文大一號的字體排出,有時還加框或加線處理,以突出其重要地位。
文前按語的基本特點
一、行文提綱挈領,文字簡明扼要,不必復述所依附的報道或文稿的內容,只需直接提出編者的看法和觀點。
二、以編者身份發言,通常情況下不署名,也不擬制標題。
應用:依托報道配寫一篇文前按語
文中按語的含義
又稱文間按語,是報刊上獨有的按語形式。它新聞報道或文稿既有配合的關系,又有滲透的關系,通常直接插入文中,附在報道或文稿的某句話、某段文字后面,就報道或文稿中的詞語、提法、內容等做出評點批注,詮釋補充,或修正錯誤、提出希望等,以幫助讀者領會文意、加深認識或避免傳播中出現的副作用。
文中按語的基本特點
一是與所依附的報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編者可以直接評價、分析文中的內容和提法,議論的針對性很強。
二是有感即發、有疑即注、有錯即批,隨時評點,使用方便,運用靈活,有助避免傳播中的副作用。
三是文字簡練、鮮明潑辣,與上下文銜接自然,便于閱讀,易于理解,適合讀者的認識規律和接受與理解。
編后的含義
又稱編余、編后小議、編輯后記等,在廣播電視中稱為編后話。它附于新聞報(湖北自考網)道或文稿之后,是編者依托報道有感而發的一種抒表情、聯想與議論性文字。其作用在于補充和深化報道主題或文稿的中心思想,在幫助受眾理解報道或文稿的同時,增加其內涵的深度、廣度與力度。
編后的基本特點
一是編后在發表形式上與前兩種按語不同,它位于新聞報道或文稿之后,結構更為完善,可以有標題,也可以署名。
二是編后在寫作要求上與前兩種按語有所不同,寫法上更接近隨感短評,需要必要的分析議論,也可以抒情、聯想和借題發揮。
三是編后在功能上與前兩種按語的側重點不同:文前按語冠于文首,大多起強調、提示的作用;文中按語穿插于字里行間,大多起注釋、點撥的作用;編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發的作用。
四是編后在運用上比前兩種按語靈活多樣,不僅可以配合新聞報道或文稿,圖片、圖表、漫畫等也可以配寫編后。
應用:為新聞報道配寫一篇編后。
按語寫作要求(1)立足依托,有所超脫;(2)配合及時,運用靈活;(3)文學精粹,點到即止;(4)態度鮮明,講求分寸。
應用:運用按語的寫作要求寫作不同形式的編者按語。
更多自學考試復習資料請您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自學考試頻道!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