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筆記(4)


第三章行政職能
第一節行政職能的含義和意義
1、行政職能:指行政機關在管理活動中的基本職責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發揮什么作用的問題。
特性:1)階級性2)服務性3)多樣性4)動態性。
2、行政職能體系:
1)行政管理的基本職能:1))政治職能(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
2))社會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服務職能)
2)行政管理的運行職能:1))計劃職能:
2))組織職能:A將計劃目標層層分解,并落實到具體機構。
B做好組織內部的職權劃分和人員的選拔,調配,培訓和考核,并建立相應的監督、獎懲制度。
C做好財力、物力資源的調配與管理。
D對具體行政工作的指揮督導等。
3))協調職能:
作用:加強組織與組織之間及組織內部各個機構、各個環節和各類人員的溝通、聯系和合作,保證計劃目標的實現。
4))控制職能:分為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反饋控制三種。
二前提:A要有計劃和標準
B要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得力的控制手段。
3、研究行政職能的意義:1)是正確把握政府行政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2)對于行政組織建設的科學化具有重要意義。
3)對于實現行政管理過程的科學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二節行政職能的歷史演變
1、前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2、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3、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4、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行政職能:
1)當代資本主義國家政治職能中的暴力職能相對減弱,而保持社會穩定的調節職能趨于加強。
2)伴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日益拓展,經濟職能成為重點。
3)當代國家政府的宏觀調控,綜合協調職能的強化與行政職能的社會化是同步進行的。
第三節我國行政管理職能的轉變
1、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然性:
1)行政職能的轉變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行政職能的轉變是實現職能體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徑。
3)行政職能的轉變是機構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方向:
1)職能重心的轉變
2)職能方式的轉變:
1))由運用行政手段為主轉向運用經濟手段為主。
2))由微觀管理、直接管理為主轉向宏觀管理、間接管理為主。
3))由重視計劃、排斥市場轉向把計劃和市場有機結合起來。
3)職能關系的轉變:
1))理順中央與地方、上級與下級政府之間的職能關系。
2))理順政企關系。
3))理順政府內部各職能部門的關系。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