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心理治療”復習筆記(15)


第五章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是通過學習訓練矯正行為障礙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條件反射療法、行為矯正療法或學習療法。行為治療與心理分析、來訪者中心治療并列為現代心理治療中的三大主要流派之一。
第一節
一、行為治療的理論認為,來訪者的各種癥狀(異常行為或失調的生理功能)者是個體在生活中通過學習而形成并固定下來的。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可設計某些特殊情境和專門程序,使來訪者逐步消除反常行為,并經過新的學習訓練形成適宜的行為反應。
二、行為治療的歷史發展
1.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J.B.華生發表了一篇題為《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的文章。
2.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與林斯利等到首次提出了“行為治療”的術語。
3.50年代末,南非心理學家沃爾佩發表了《心理治療:交互抑制技術》一書,創立了“肌肉放松”、“系統脫敏”等行為治療技術與方法。
4.進入60年代以后,行為主義的理論開始逐步深入到臨床和教育領域。
5.到了70年代,行為治療在整個心理治療領域中被譽為第二勢力,成為心理學界的一大支柱。
三、行為治療的現狀及其在現實中的應用
70年代中期,美國的行為治療中出現了被稱為認知行為治療或認知行為矯正治療的新方法。
第二節
行為治療的基本理論基礎是學習理論,主要包括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條件反射和社會學習理論的三個部分。
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1)巴甫洛夫是俄國杰出的生理學家。
(2)經典條件反射的局限性。要想讓一個新的S-R聯系持久存在,就得持續地把無條件(武漢自考)刺激和條件刺激結合起來,否則條件反應就會逐漸削弱直至最終消失。這種條件性的S-R聯系漸漸消失的現象叫消退。
(3)某種特定刺激的條件反應形成后,另外一些類似的刺激,也會誘發出同樣的條件反應。新的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條件反應被誘發的可能性就越大。這一現象稱為泛化。
二、華生的行為主義觀點
1.華生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
2.華生的行為主義觀點有兩大特點:一是拒絕研究意識;二是要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
3.華生環境決定論的基本公式是:刺激(C)-反應(R)
4.他曾寫道,“給我十幾個健康的嬰兒,讓我在自己建構的特殊世界里把他們養大,我保證能夠隨機地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類型的老師-醫生、律師、藝術家、巨商甚至乞丐和盜賊”。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