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資料(2)


10、重農主義的基本國策的內涵?
答:重農主義是為保護小農而打擊的工商業的一種國家觀念這種觀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戰國的法家這種觀記把農業視為本把工業視為末認為后者不公是社會浮華墮落的原因。而且是小農的兼并者和國家利益的侵蝕者。
11、簡述尊儒術興太平首先產生結果的是在文學方面怕原因?
答:(1)漢初文學多承著楚辭和戰國策士文風發展。到武帝尊儒以手文學風沿為之一變。漢大賦則異趣它的曲終奏雅,勸百諷一實際遵循的是《詩三百》,的經學的“主文而譎”反經以權,所以名賦,在當時作家是很明確的,就是要皈依《詩》經學的“六義”大法。(2)更有意義的是樂府采詩制度的實施樂府這一政府機構,可能秦代就有但是用這個機構大力采集民歌。卻是漢武帝的“獨尊儒述”的表現。(3)五言這一中國詩歌史上的重要的詩體,在漢代人的歌唱中養育出來了,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文人們的極大興趣,經過漢末至建成安時代的悲歌史慷慨,詩歌創作成了文人們最午要的精神竹活之一。
12、玄學對當時文化方面的影想?
答:(1)山水詩,山水畫的興起,玄學貴無尚虛的準確含義是否定現實,而是超越現實。親玄從無的要義是在胸襟的高曠培養起主觀的暗界,超越現實而志天地自然相近這就是所謂道法自然。易造成一種錯覺仿佛老莊玄言與山水計歌功頌德是對峙的兩件事。(玄學詩)繼而是以歌唱山水表示對自然的理會,是一個過程的不同階段而已山水畫也大體是道法自然的風沿的產物,此外嚴寒有不可不提出的書法。(2)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但東晉升能產生像王曦之那樣的大書法家,與士族文化在那個時期的高漲,是有著大的關系的。
13、佛教職工的傳播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答:(1)寺院,僧徒,也家必變著固有的倫理觀念,促擊著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2)作為宗教,其精神因素滲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敦煌石窟,龍門石窟,云崗石窟及寺廟建筑中氣魄宏大,金碧輝煌的雕塑,緩畫藝術都有是藝術中的新景象。(3)佛理影響著詩歌的內容佛家感受化世人的講誦和演唱,促使用權新的文學體載體的產生(4)佛經的翻譯促進了人們對漢語聲調的認識,佛經的流傳,刺激著印刷業的新變。(5)佛教節日不僅關乎藝術表演也影響著民間的經濟貿易。(6)寺廟和僧侶其至使一些源于印度的財政制度,如抵押借貸等。在中國立足(7)而佛教哲學對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影響,更是深入而持久。
14、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義?
答:(1)導致了一種波瀾壯闊的歷史文化景觀:在東亞前所未有的以強大的唐朝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聯合,以及日益高漲的學習唐文化的運動。(2)唐人也在熱心地向他人不習,胡服,胡床,胡樂等等,在長安特別流行。(3)當時在亞洲有兩大文明:一是迅速崛起的伊斯蘭帝國,另一個就是唐代文明。(4)前者不久走向衰落,后者則更加持久地對亞洲及歐洲產生著影響。首都長安堪稱世界文化的融會場和集散地,這里可以看到來自亞洲各國的人員。文明,物產,也可以看到來自邊地異國的留學生和遣唐使;其文化影響甚至遠及歐洲。
15、兩種說法實施的關鍵作用及意義?
答:(1)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朝廷采用楊炎的建議,頒布實行“兩稅法”對賦稅役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兩稅法以夏,秋兩次征稅而得名,其核心內容是以一個家庭的財產狀況和田畝數量為依據征收賦稅,同時政府針對商業貿易日益活躍的現實,對茶,酒,鹽等商品交易征稅,改變多少來以單一農業稅為主的稅收結構。同時還協調了中央與地方稅利分割關系,兩稅法的實行,使北魏以來的均田制壽終正寢。(2)兩稅制的意義也絕不僅限于使唐王朝擺脫了經濟困難這一點,它標志著一種王朝治國觀念的變革對中國社會,經濁,文化各方面的變化影響至深。(3)重在的特點是兩稅法的實施,為社會的富人和窮人都不同程度了松了綁,正因如此,唐宋之際才出現了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高漲。
16、唐宋之際社會的變革及經濟文化的高漲?
答:(1)首先是南北朝以來舊門閥貴族衰落以至從歷史上銷聲匿跡。(2)唐宋間另一個重要的社會變化是市井新的文化現象層出不窮。
17、簡述歷代農書提出的主要農業經營思想與生產知識?
答:第一,統籌水土用規劃。第二,調整好農業后產關系。第三,“荒政”思想。第四,人力勝天說。
18、簡述我國民族商業的兩個文化缺點?
答:一是漢族與多民族地區的內貿活動頻繁,商路通達,推動了各民族之間的往來和文化交流。這在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就有較早的描述。一是中國與東方鄰邦和西方國家對外貿易的興起,歷史悠久,開辟了中外交流的長期通道。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