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復習資料(23)


第八篇 元明清詩文
一 元明清散文
明朝宋濂在當時被視為“開國文臣之首”。
劉基,字伯溫,有寓言集《郁離子》、寓言名作《賣柑者言》。
臺閣體代表人物是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他們都是臺閣重臣,詩文大多逢迎唱酬、歌功頌德、點綴升平,風格方面表現為詞氣安閑,雍容淡雅,一副升平宰相風度。
茶陵派的首領是李東陽。
真正給臺閣體以致命打擊的是明中葉的“前后七子”。前七子以李夢陽和何景明為首,包括徐貞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后七子以李攀龍和王世貞為首,包括謝榛、徐中行、梁有譽、吳國倫、宗臣。前后七子的官職都不高,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唐宋派”: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創作成就最高的是歸有光,最的特色的是那些記敘家庭瑣事、悼念親人的文章,1、善于選取典型細節寫人,廖廖幾筆,神情畢肖;2、紆徐寫來,無意于感人,但情意綿長;3、文字不事雕飾而自有風味。唐宋派的散文一般寫得文從字順,與前后七子的散文的詰屈聱牙形成對比。
公安派反復古的前驅是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李贄。他論文的綱領是“童心說”。童心,即真心,主張詩文要寫真心,評價作品應以真心為準則。極力推崇自然之美,認為“化工”遠勝于“畫工”,要求打破傳統的清規戒律的束縛,從內容到形式追求文學的解放。
公安派是明代文學流派,繼承和發展了楊贄的“童心說”,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們是湖北公安人,故稱公安派。其文論的主要特點是“真”和“變”。他們認為社會在變,文學也在變,因此不應該盲目崇古。另方面他們強調真,反對摹擬抄襲。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虎丘》
竟陵派以湖北竟陵人鐘惺、譚元春為代表。
明小品文成就最高的是張岱:《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
清初三老:顧炎武、黃宗羲和王夫子。桐城派:方苞、劉大槐和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文論到姚鼐手里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1、提出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合一;2、把文章分為八種:神、理、氣、味、格、律、聲、色。3、把文章風格分為陽剛、陰柔兩大基本范疇。
方苞《獄中雜記》、姚鼐《登泰山記》、汪中駢文《哀鹽船文》
二 元明清詩歌
前期詩人劉因最出名的《白溝》和《觀梅有感》
號稱“元代四大家”的是虞集、楊載、范槨、揭?斯,以虞集成就最大。薩都剌,回族人,《上京即事》,有“元一代詞人之冠”。
楊維楨,號鐵崖,其詩被稱為“鐵崖體”
明代詩人以高啟、劉基成就最大。高啟,明代詩人之冠,歌行體最佳,代表作《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嶺南三家”番禺屈大均、順德陳恭尹、南海梁佩蘭。
江左三大家:錢謙益、吳偉業、龔鼎孳。吳偉業號梅村,詩最出名的是歌行體敘事詩和悔恨失節之作。他的歌行體被稱為梅村體,大多是長篇敘事詩,被譽為“一代詩史”;歌行體名篇《圓圓曲》,悔恨失節之作《過淮陰有感》。
王士楨論詩主“神韻說”,把嚴羽的“羚羊掛角,無處可尋”和司空圖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作為詩的最高境界,追求一種清新淡遠、蘊藉空靈的韻味。
沈德潛提倡“格調說”;翁方綱“肌理說”;袁枚“性靈說”。
清初前期三大詞人:陳維崧、朱彝尊、納蘭性德(少數民族)成就最高。納蘭性德,字容若,滿洲正白旗人。清中葉浙西詞派盛極一時,代表詞人是厲鶚等。厲鶚繼朱彝尊之后為浙西派詞領袖,論詞承繼朱彝尊“醇雅”的主張而有發展,強調“清空”,刻意追求清、婉、淡、雅。詞以幽雋著稱。
常州派:張惠言,周濟,強調比興寄托。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迹?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