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復習資料(13)


第六章 駢體文
駢體文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體。駢的原意是二馬并駕一車,引申為對偶的意思。駢體文就是一種以句式對偶為基本結構形式的文體。盛行于南朝。
駢體文的特點:
1、語言對偶,句式整齊;
2、鋪陳夸張,聲韻協暢;
3、巧用典故,含蓄典雅。
代表作:曹植《洛神賦》、鮑照《蕪城賦》和《登大雷岸與妹書》、謝惠連《雪賦》、謝莊《月賦》、孔稚圭《北山移文》、江淹《恨賦》和《別賦》、庚信《哀江南賦序》。
第七章 北朝詩文
“北地三才”:北朝溫子升、邢邵、魏收三人,是北朝作家代表,史稱“北地三才”。
北朝出現了《水經注》、《洛陽伽藍記》和《顏氏家訓》三部散文名著。《水經注》的作者是北魏酈道元。
庚信現存詩歌320多首。
文學成就:庚信生前享有很高的文名,入北后又被譽為“牢籠一代”的奇才。
其文學成就,一是在詩文賦等各種文學體裁都有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創作,且藝術水平高,被稱為是集南朝文學之大成的作家。首先,作品清新綺艷,立意新穎,時有發前人所未發之句。其次,作品對仗工整,音韻和諧,開啟唐代律詩的先聲。再次,作品善于用典,用得巧妙靈活。如《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
二是將南方柔靡清麗的文學傳統和北方雄渾豪邁的生活氣質融合起來,從而創造出一種既秀麗細膩,又富有清剛之氣的詩文藝術。
所以,庚信不僅是集南朝文學之大成的作家,而且是集北朝文學之大成的作家。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最早使用“小說”這個詞的是《莊子?外物篇》。東漢班固說:“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之所造也。”
我國古代小說的兩大源頭:一是神話傳說,二是記載人物傳聞軼事的雜史雜記。
志怪小說是指漢魏六朝時專以神怪為題材的小說作品。代表作《搜神記》,是東晉干寶編撰的一部志怪小說集。
志怪小說興盛的原因:
1、上古豐富的神奇瑰麗的神話傳說給了志怪小說作者很大的啟發,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中國傳統的迷信思想是志怪小說產生的土壤。
3、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黑暗,政局動蕩,在思想領域儒家獨尊的局面不復存在。
4、宗教的影響。
軼事小說,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記錄人物言行及軼聞瑣事的筆記體小說。又稱志人小說。代表作:三國魏邯鄲淳的《笑林》、東晉葛洪托名劉歆所作的《西京雜記》、東晉裴啟《語林》、漢魏劉義慶《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的思想內容
主要記述漢末至東晉年間士大夫的言談軼事,反映魏晉時代的士林風氣及社會生活。
1、通過對上層社會生活的片斷的描寫,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兇殘丑惡以及他們病態的人生。
2、贊揚一些賢人義士的高尚品德。
3、通過對一般士大夫文人生活片斷的描寫,表現了士大夫知識分子放浪形骸,恣情任性的名士風度。)
第九章 文論和《文選》
曹丕《典論?論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篇文學批評專門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陸機是西晉著名作家,《文賦》是一篇詳細描述文學創作過程的賦體論文,這也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次論述這方面問題的著作,對文學理論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詩品》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論專著。作者是鐘嶸。品,是評定品第的意思。《詩品》全書以五言詩為評論對象,品評了自漢至齊梁五言詩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卷,共三卷。提出詩歌創作和鑒賞的“滋味說”。《詩品》是我國最早的第一部“詩話”,是我國古代詩話之祖。
劉勰《文心雕龍》是一部體大思精的巨著,50篇。包括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文學批評論。蕭統《文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學總集,選錄了先秦至梁的詩文700多篇。(選錄標準“以能文為本”,入選作品必須“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