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復習資料(6)


第三章 漢賦
賦的文體特點:1、以鋪陳為主;2、專供朗誦。
劉勰在《文心雕龍?詮賦》中概括為“賦者,鋪也。鋪彩離文,體物寫志也。”把事物體現出來,表達作者的心志是賦的思想內容;“鋪彩離文”是賦的表現形式,是賦如何把事物體現的手法。司馬相如用編織花紋作比喻,粗細不同,色彩不同,一經一緯,交織在一起,就是“鋪彩離文”。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多用排比、對偶,形成自由而嚴謹、流動而凝滯的體式。既適合散文的鋪寫事理,又具有一定的詩意,所謂“非詩非文,亦詩亦文”。介乎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
漢賦的發展史:
1、初期――衍文,是漢賦的一種形式,從漢高祖到漢武帝初年約六七十年間,主流是騷體賦?;咎卣鳎豪^承、仿效屈原《離騷》進行賦的寫作,情調凄惻哀怨,對現實帶有批判的精神,多用《離騷》句式,句中多用語助詞“兮”。如賈誼《服鳥賦》《吊屈原賦》、東方朔《七諫》。
2、全盛期――從漢武帝初年到東漢中葉二百年間,以散體大賦為主流。散體大賦與騷體賦有什么不同?從內容上,騷體賦主要是批判現實、抒發憤懣哀怨之情,而散體大賦則對帝王歌功頌德,鋪寫豪華生活,極力描寫各類事物,勸百而諷一;形式上騷體沒有固定體制,句中句末多用語氣詞“兮”;而散體大賦多為長篇巨制,結構嚴密,多用問難對答,文詞富麗,好用典故與難字,句式參差,散韻相夾,詩意少。枚乘的《七發》是騷體賦向散體大賦轉化的標志。,他的作品標志著漢賦的正式形成。司馬相如是漢賦的代表作家,《子虛》《上林》最負盛名。在賦的發展史上,司馬相如的作品占有重要地位:(1)繼承了荀子賦篇主客問答的形式,有意識地虛構人物展開辨論。(2)確立了勸百而諷一的賦頌傳統,以后賦作多以歌頌王朝聲威和氣魄為主要內容。(3)奠定了鋪張揚厲的大賦體制。如揚雄的《太玄經》、班固的《兩都賦》
3、晚期――東漢和帝以后。特點:從歌功頌德轉為譏諷時世,“鋪彩離文”的長篇變為抒情詠物之短篇,一般稱為抒情小賦。如張衡《二京賦》《歸田賦》、趙壹《刺世嫉邪賦》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迹?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