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復習第四章(1)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歐洲衰落,美、日崛起,歐洲主宰世界的局面從此宣告結束。、
2、戰爭引發一系列革命。
3、亞非拉人民開始進行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
4、帝國主義開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護戰后和平的新秩序。
二、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運動及其意義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成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
內容:
1、提倡新道德,批判舊道德;
2、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意義:
1、是資產階級了主主義的新文化同封建主義舊文化的斗爭;
2、它大力宣傳了民主和科學,啟發了人們的理智和民主主義覺悟;
3、為以五四運動為開端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創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條件。
(二)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
1、倡導者沒有揭示封建專制主義得以存在的社會根源;把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失敗的根本原因歸之于思想文化,是錯誤的。
2、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優先地位,但是又脫離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境的革命實踐,沒有把運動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僅僅依靠少數人的吶喊,其目標就難以實現。
3、他們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形式主義偏向。
(三)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啟示: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
3、工人和士兵的廣泛發動并由此贏得勝利的事實,昭示中國先進分子以新的方法開展革命。
三、 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一)五四運動的爆發
1、新的時代條件;
2、新的社會力量的成長;
3、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動,這五四運動準備了最初的群眾基礎和骨干力量。
4、直接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二)歷史特點和歷史意義
1、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
2、五四運動廣泛在動員和組織和群眾,是一場真正的群眾性的革命運動。
3、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準備。
4、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