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預防醫學名詞解釋復習(4)


3.1.營養:人體吸收、利用食物或營養物質的過程,也是人類通過攝取食物以滿足機體生理需要的生物學過程。
3.2.平均需要量(EAR):指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的群體對某種營養素需要量 的平均值。
3.01.推薦攝入量(RNI):是以EAR為基礎制定的,如果已知EAR的標準差,則RNI定為EAR加兩個標準差,即RNI=EAR+2SD。
3.3.適宜攝人量(AI) :是通過觀察或實驗研究獲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種營養索的攝入量。 適宜攝入量應該能滿足目標人群中幾乎所有個體的需要, 其主要用作個體的營養 素攝入目標,同時用作限制過多攝人的標準。
3.4.可耐受性:是指這一劑量在生物學上大體可以耐受的,但并不表示可能是有益的。
3.5.必需脂肪酸:是指機體生命活動必不可少,但機體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給的多不飽和脂肪酸
3.6.必需微量元素:是指缺乏該元素將引起機體生理功能及結構異常、發生各種病變和疾病的微量元素
3.7.合理膳食又稱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是指全面達到營養供給量的膳食。即保證攝食者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全面達到營養生理需要量,又在各種營養素之間建立起一種生理上的平衡。
3.8.食品營養價值:是指某種食品所含營養素和能量滿足人體營養需要的程度。
3.9.巴氏殺菌乳:是將新鮮牛奶經過過濾、加熱殺菌后,分裝出售的飲用奶。
3.10.全脂奶粉:是將新鮮牛奶消毒后,除去70%-80%水分,采用噴霧干燥法,將奶噴成霧狀微粒。
3.11.調制奶粉:又稱人乳化奶粉,該奶粉是以牛奶為基礎,按照人乳組成的模式和特點,加以調制而成,使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種類和比例接近母乳。
3.12.膳食結構:又稱為食物結構,是指消耗的食物種類及其數量的相對構成,它 表示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組成關系。
3.02.營養質量指數(INQ):即營養素密度(待測食品中某種營養素占供給量的比)與能量密度(待測食品所含能量占供給量的比)之比。
3.13.試驗膳食:指臨川診斷、治療疾病過程中常用來配合進行某種特殊功能檢查的膳食。
3.14.隱血試驗膳食:為配合檢驗糞便中是否有隱血,以診斷胃腸道有無出血的一種膳食。
3.15.化學分析法:指將調查對象的一日份全部熟食收集齊全,在實驗中進行化學分析,測定其中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含量的方法。
3.16.食物頻率法:是問卷的形式進行的估計被調查者在指定的一段時期內攝入某些食物的頻率的一種方法。
3.17.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