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新聞學概論串講資料(8)


11、新聞之新的兩重含義是什么? ★
范長江對于新聞的定義是:“新聞是廣大群眾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實。”它具有如下優點:(1)突出了新聞對受眾所具有的需知性;(2)強調了新聞對受眾的未知性即知新性;(3)指明新聞不是一般事實,而是重要事實。不足是忽略了傳播者的地位和時新性。
12、“新聞價值”與“新聞的價值”的聯系和區別?
新聞事實或相應作品滿足傳播主體或接受主體新聞需求的程度,叫做“新聞價值”;新聞作品通過滿足社會其它需求的程度,叫做“新聞的價值”。“新聞價值”與“新聞的價值”,是兩個含義不同的要領。如前所說,新聞價值實質上是對新聞的本質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指的是新聞信息自向系統的內在構成;而“新聞的價值”,實質上是新聞的社會功能的量化把握,指的是新聞信息這一系統與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前者描述新聞是什么,后者描述新聞有什么用。比如,新聞可以用于宣傳,具有宣傳價值;可以用于溝通上下左右,具有交往價值,等等。如果把這兩個概念混淆了,就會把新聞價值誤解為新聞的多種用途,使新聞價值喪失固有的客觀性質,不利于人們準確把握新聞的本質及其特性,不利于按新聞的內在規律進行新聞傳播活動。
13、簡述西方新聞價值五要素及對它的評價?
“新聞價值五要素說”認為新聞價值由時新性、接近性、顯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五個要素構成。
從整體來考察,西方新聞價值理論具有不可否認的科學性。
第一,對構成要素的設定,大體與新聞的本質及其特性相符合。
第二,對價值概念的把握,自覺或不自覺地兼顧了主客體兩方面的決定作用。
但是這一理論具有嚴重的唯心主義傾向和機械片面的弊端。
首先,西方新聞價值要素說把人情味擺在顯要地位并給予荒謬的解釋。
其次,西方新聞價值要素說從抽象的本能好奇心出發,過分強調反常與怪誕的新聞價值,具有濃重的歷史唯心主義色彩。
再次,西方新聞價值理論在解釋構成要素的含義時,往往因崇尚極端,從真理走向謬誤,帶有明顯的主觀隨意性和片面性。
14、中國新聞價值五要素說的科學含義是什么? ★
中國新聞學術界公認的新聞價值五要素,是時新性、接近性、顯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時新性是指新聞是新近發生并及時傳播的。接近性是指新聞與受眾的接近程度。顯著性是指新聞事件參與者及其業績的知名程度。重要性是指新聞內容的分量及其重要程度。趣味性是指受眾對新聞感興趣的程度。
15、新聞價值的定義是什么? ★★
新聞價值是新近事實或相應作品所含新聞構成要素的總和。其含義包括,新聞價值是對的本質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它衡量新聞事實或相應作品在多大程度上是新聞。把新聞本質及其特性加以量化,就可以成為衡量新聞事實或新聞作品的標準和尺度,實現新聞觀點向操作方法的轉化。
16、新聞價值規律及其基本點是什么? ★★
新聞價值規律也是新聞價值的形成規律,即新聞價值怎樣由其構成要素來形成。新聞價值諸要素是新聞價值的諸多質的規定性,新聞價值規律就存在于這些要素的必然聯系之中。把五要素整合成新近事實、信息量、重要程度及其相互聯系,就能給新聞價值規律下一定義,即:新近事實或相應作品的新聞價值由其所含信息量和重要程度來決定。信息量越大,重要程度越高,新聞價值越大;反之,新聞價值越小;信息量或重要程度任何一項等于零,其新聞價值也等于零。
新聞價值規律有三個基本點:事實的新近、信息量的大小、重要程度的高低。“事實的新近”是新聞價值的前提條件,“信息量的大小”是新聞價值的核心部分,信息量雖大,但重要程度低,其新聞價值自然不會很大。
17、“便士報”的特點是什么? ★
便士報是當西方主要國家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基本完成,市場開始出現售價只有一便士的廉價報紙,簡稱“便士報”。
18、什么是新聞傳播,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新聞傳播,指的是人際間、團體內直接或通過大眾傳播媒介進行的,對于新近事實的信息及意見的相互傳受過程。簡言之,新聞手段反映現實的社會行為,新聞事實轉化為新聞信息并傳向受眾的操作過程。它包括人們間面對面的新聞信息交流,團體內和團體間的新聞信息傳受,大眾傳播媒介面向整個社會的新聞信息傳播。
新聞傳播的主要特征是:(1)傳播內容限于新聞信息;(2)傳播及時迅速,面向整個社會;(3)運用新聞手段反映社會生活,堅持用事實說話的原則。
19、什么是模式和新聞傳播模式?
模式是一種認識和表述事物性質及其規律的簡約方式。
新聞傳播模式則是通過新聞傳播流程的五個環節,即選擇事實、加工制作、播報傳遞、受眾接受、信息反饋。
20、關于新聞選擇?
同其它選擇手段一樣:新聞選擇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說新聞選擇是目的,因為新聞選擇是一種認識上的確定,是一種行為過程的結果。新聞選擇過程的目標有:擇真和擇優。新聞選擇的環節是搜尋、比較和確認。新聞選擇在本質上也是從多種可行性方案中選取一個滿意度較高的方案。新聞選擇也是一種主觀能動性很強,但又有極嚴格的客觀規定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新聞選擇的主要標準有兩個:一是新聞價值,二是政策法規和倫理道德。
新聞選擇標準的政策法規和倫理道德,一部分用于規范新聞傳播行為的內容;一部分是非專業性內容,如可能涉及的社會公德等。
在新聞選擇的主要標準中,實際操作時首先使用的篩選尺度是新聞價值標準。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