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企業經濟統計學筆記第九章:企業財務成本統計(5)


第五節 企業經營利稅統計
一、企業利潤總額統計
按照現行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企業的利潤總額由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補貼收人等組成。
(一)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期間費用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后的余額。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投資凈收益
投資凈收益是指企業對外投資收益扣除對外投資損失后的余額。
(三)營業外收入和營業支出
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企業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或支出。
(四)補貼收入
補貼收入是指企業按規定取得的政策性虧損和其他補貼收入,包括國家撥人的虧損補貼、退還的增值稅等。
計算企業營業利潤時要按照配比原則和權責發生制原則,根據當期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對應關系,確定相應的營業成本和費用。
二、企業利潤分配
統計企業的利潤是勞動者為社會的勞動創造的純收入的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最終成果。企業利潤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投資者獲取投資收益的源泉;而且還是企業自身發展的保證。所以企業實現的利潤要求在國家、投資者、企業三者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
企業實現利潤上交國家所得稅后,即為企業稅后凈利潤。企業稅后凈利潤加上以前年度末分配利潤,即為企業當期可分配利潤。
企業可分配利潤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分配:
1.彌補企業以前年度虧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
3.提取公益金
4.提取任意公積金
5.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三、企業利潤的統計
(一) 企業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標常用的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營業收入利潤率、產值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更為綜合的分析指標是資金利潤率或資本金利潤率。
資金利潤率表現了企業一定時期全部資金的經營效益,企業的資金總量中包括了通過負債籌集的資金,也就包含了利用財務杠桿創造的效益,所以這是一個很綜合的經營效益評價指標。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對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影響。企業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會形成不同的財務成果。
會計政策是企業編報財務報表所采取的特定原則、基礎、慣例、規則和做法。影響盈利能力的會計政策主要有: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存貨計價、外幣的折算方法和壞賬核算方法。
(二)營業利潤變動因素分析
四、企業稅金統計
(一) 稅金的含義
企業的純收入表現為兩種基本形式,即稅金和利潤。稅金是按照稅法的規定,國家強制地、無償地向企業征收的一部分純收入
(二) 稅金的種類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