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法理學知識第十三章: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


第十三章 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
【單選】法律權利:法律規(guī)定的,作為法律關系主體即權利主體或享有權利人,為了擁有、保護或實現(xiàn)其利益,具有自己這樣行為或不這樣行為,或要求他人這樣行為或不這樣行為的能力或資格。
【單選】法律義務:即由法律規(guī)定的作為法律關系主體即義務主體或承擔義務人應這樣行為或不這樣行為的一種限制或約束。
【選擇、名詞解釋】人權是是指每個人作為人應該享有或者享有的權利。這個定義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義:
1. 人權是一種權利;2.人權來自于“人自身”;3.人權的具體內容包括什么。
【簡答】簡述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 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存在明顯的區(qū)別:
1、 法律義務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法律關系主體應該這樣行為或不這樣行為的限制和約束;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于法律規(guī)定而應承擔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后果。
2、 法律關系的主體一般都應履行法律義務,但并非所有法律主體都必然承擔法律責任。法律義務并不必然同不利后果相關,只有違反法律義務者才承擔不利后果;而法律責任必是與不利后果相關的;
3、 法律義務可以通過義務主體自覺履行而完成,而法律責任則需要由國家機關來追究。
(2) 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兩者又有密切聯(lián)系:
1、 一方面違反法律義務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前提;
2、 另一方面,有時候追究法律責任是法律義務得以履行的手段和措施;
3、 另外,兩者都是法律主體的約束,在價值指向上具有同一性,均是為法律權利的實現(xiàn)而存在的。
【簡單】法是人權的體現(xiàn)和保障
1.無法律也就無人權。
2. 人權往往通過法律權利的形式具體化,大部分人權都反映在法律權利上。人權與法律權利的關系具體表現(xiàn)為:
(1)一方面,人權的基本內容是法律權利的基礎,只有爭得了最基本的人權,才能將一般人權轉化為法律權利;
(2)另一方面,法律權利是人權的體現(xiàn)和保障。
3. 基本人權必須法律化。至于哪些人權能轉化為法律權利,得到法的保護,取決于以下因素:
(1)一國經濟和文化的法制狀況;(2)國家的民族傳統(tǒng)和基本國情。
【單選】人權成為一項國際法原則始于《世界人權宣言》
【單選】馬克思主義人權理論認為人權是永遠不能超過社會物質條件許可的范圍
【單選】對人權和對物權的劃分起源于羅馬法
【論述題】社會主義法制對人權的作用:
人權是道德權利與法律權利、應然權利與實然權利的結合。這種二重性,決定了人權與法制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要發(fā)展人權,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
⑴ 社會主義立法直接確認和保障人權。
⑵ 社會主義法的實施直接維護和保障人權。
⑶ 社會主義法制對人權得以實現(xiàn)的環(huán)境發(fā)生作用,由此而間接保障人權。
⑷ 參加國際人權條約,維護和保障人權。
【單選】厘定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之間關系的工具不包括制裁
【多選、簡答】權利與義務的分類:p386
1、 公權利與私權利;公義務與私義務。(劃分的角度和標準主要是法律的不同類型)
憲法、法律授予公安機關管理社會的職權是公權力,授予公民的個人權利是私權利。
2、 根據權利的效力范圍不同可分為:對世權與對人權
對人權,又稱為相對權,是權利效力所及相對人僅為特定人的權利。
對世權又稱絕對權,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義務人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權利。
對世義務與對人義務。
3、原權利與救濟權;主義務與從義務。(劃分的角度與標準是權利是否獨立存在)
救濟權是由原權派生的,為在原權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現(xiàn)實危險而發(fā)生的權利,是保護性法律關系中的權利。
4、專屬權與可轉移權;專屬義務與可轉移義務。 (劃分的角度與標準是這種權利可否轉移。)
【簡答】法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是法的基本特征之一,這一特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法律規(guī)則中幾種行為模式的唯一內容,就是關于權利和義務的規(guī)定;
2、法律規(guī)則中的幾種行為模式還間接包含著權利和義務的內容;
3、法律規(guī)則中的后果模式也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
【論述】權利義務的關系:
1、在法律上,義務是權利的對應詞,兩者相輔相面,互為母的,護衛(wèi)手段;
2、從權利與義務的詞義來看,權利是指權利主體可以這樣行為或者不這樣行為,或者要求他人這樣行為或者不這樣行為;義務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義務主體應當這樣行為或者不這樣行為的一種限制或者約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作為享有權利的人也同時是承擔義務的人。權利和義務是互為手段和目的的。
3、從人的社會屬性來看,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相互合作的關系,當然也伴隨著矛盾和沖突,為此,必須有調整他們相互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和保證這種規(guī)范得以實行的形式,這種形式在法律上就是法律意義的權利和義務。
4、從當代中國的法律來看,它們總是規(guī)定了各自的權利和義務。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xù)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