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國民經濟統計學復習筆記(30)


第八章 人口與勞動力資源統計
一、人口數量及構成統計
(一)人口數量統計
1、人口數目概念
(1)人口數目是指處于某一時點或某一時期內具有某一特定標志的人口總體人數。
(2)在統計人口數目時,必須明確規定統計人口的時間標準、地理范圍和統計的人口范疇。
(3)確定統計的人口范疇時,通常用的有兩種性質不同的人口范疇:常住人口和現有人口。在同一時點上,常住人口和現有人口的關系為:
現有人口=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中臨時外出的人口+外來臨時寄居的人口
常住人口=現有人口+常住人口中臨時外出的人口―外來臨時寄居的人口
2、人口數目的計算
(1)時點人口總數的計算:
期末人口總數=期初+(本期出生-死亡)+(本期遷入-遷出)
(2)平均人口數的計算:
年平均人口數=(年初+年末)/2
(二)人口構成統計
1、人口分布――地理分布
常用指標:城鄉人口占總人口百分比、人口密度
2、人口的自然構成――性別與年齡構成
(1)人口性別構成及性比例
注意:性比例是男:女。
(2)人口年齡構成:按實足年齡即周歲計算。
老年人口型:老10%以上,少30%以下。
3、人口的社會構成――民族構成、人口職業的部門、職務及身份構成、文化教育構成
4、人口的經濟構成
二、人口變動統計與人口平衡表
(一)人口的自然變動
1、反映人口自然變動規模的統計指標有:一定時期內的出生人數、死亡人數和自然凈增人數。
2、反映人口自然變動的強度指標有: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
人口出生率=年出生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 (分子、分母均為時期指標)
人口死亡率=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
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量/年平均人口數*1000‰
(二)人口遷移變動――機械變動
反映人口遷移變動的主要指標有:人口遷入數、人口遷出數(就常住人口計算)
反映人口遷移程度的主要指標有:人口的遷入率、人口的遷出率、總遷移率、凈遷移率
(三)人口增長量與人口增長率
1、人口增長量
2、人口增長率
本年底比年初人口增長程度(增長速度):增長數/年初數
一年增加的人口數相當于本年人口數的多少:增長數/年平均人口數
(四)人口平衡表
三、勞動力資源數量與構成統計
(一)勞動力資源的概念
勞動力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點或時期內,擁有的具有勞動能力的勞動適齡人口。
勞動統計界定勞動力資源的范圍一般考慮兩個因素: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勞動適齡人口。我國現行制度規定的勞動年齡界限為男16-60歲,女16-55歲。
注意:勞動力資源與勞動力(或社會勞動者)不同。
(二)勞動力資源統計的內容
1、勞動力資源統計的具體內容
2、勞動力資源數量具體統計范圍
我國目前關于勞動力資源的定義: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全部人口以及在勞動年齡外實際常年參加社會勞動的人口總和。
具體統計范圍:P260
3、勞動力資源時點數和平均人數的計算
(四)勞動力資源構成統計
按勞動力資源的利用狀態、文化程度、年齡、城鄉、性別分組。
四、勞動力資源變動統計與勞動力平衡表
(一)勞動力資源變動統計
要分別計算本期增加人數及減少人數,列出增加的來源和減少的去向。
(二)勞動力平衡表的內容
五、勞動力資源統計分析
(一)勞動力資源利用情況分析
常用的指標:勞動力資源可能利用率、實際利用率、就業率、失業率。
(二)勞動力資源負擔情況分析:常用的指標:就業人口負擔系數、喪失勞動能力系數。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