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企業經濟統計學筆記第四章:企業產值統計(1)


第四章 企業產值統計
第一節 企業產值統計的一般問題(P106-111)
一、企業產值統計的作用
企業產值統計是企業經濟統計最基本的內容,對于開展企業經濟的綜合統計分析和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企業產值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濟活動有效成果的綜合反映。
(二)企業產值是企業考核經濟效益、進行各種統計分析的基本依據。
(三)企業產值是企業編制計劃和檢查計劃的依據。
(四)企業產值是計算本部門和全社會有關產值指標的基礎。
二、企業產值指標的價值構成
產品價值決定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它由C、V、M三大部分組成。C代表物化勞動轉移價值,其中包括C1和C2,C1為勞動手段折舊價值,C2為勞動對象的轉移價值,V為必要勞動價值,M為剩余勞動價值。
(一)常用的產值指標及其價值構成。
總產值(總產出) 價值構成 C1+C2+V+M
增加值(追回值) 價值構成 C1+V+M
凈產值(生產凈值) 價值構成 V+M
(二)兩大核算體系的比較
1.MPS核算體系的產值指標
是只計算物質生產物質產值。
物質生產部門的生產指標主要有:企業總產值、企業凈產值、企業增加值。
企業總產值=C+V+M;
C:原材料、燃料和折舊等價值;V+M:活勞動的新創價值。
企業凈產值=V+M;社會凈產值再MPC又稱國民收入。
企業增加值=C1+V+M;是在一定時期內,企業在生產產品中所增加的產值。
2.SNA核算體系的產值指標
物質產值與服務產值均計算。是我國新國民核算制度采用的核算體系。
計算服務產值也有三種不同價值構成的產值指標:
企業總產出=包括勞動量在內的企業總產值指標;
企業生產凈值=包括勞動量在內的企業凈產值指標;
企業增加值=包括勞動量在內的企業增價值指標;
GDP稱為國內生產總值。
即全社會的增加值=(企業增加值)+(一部分非企業組織的增加值)。
三、企業產值指標的統計原則
(一)計算內容上的平衡原則
MPS與SNA兩大核算體系對社會生產的核算范圍和口徑不同,集中體現在產值指標的計算上。
MPS的三大指標:總產值、凈產值、增加值。
SNA的三大指標:總產出、生產凈值、增加值。
△△計算內容上的平衡原則在于:
生產范圍劃在哪里,產值指標就計算到哪里,中間消耗和最終使用也計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
(二)核算方法上的主體原則,又稱對象原則。
1、產值指標如以生產對象為主體進行計算,稱為產品法。
農業企業總產值=Σ產量?單價
建筑業企業總產值=Σ建安工程實際數量?單價
2、產值指標如以經營單位為主體進行計算,稱為企業法。(又稱工廠法)
主要在工業企業應用,故稱工廠法。
工業產品只要是本企業生產的,不論什么產品,都要加以計算。
工業總產值是一定時期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有效成果的價值總和。
工業企業的最終成果主要是產成品。如棉紗在紡紗廠是成品,在紡織廠屬半成品,用工廠法計算產值,其棉紗就不算產值。
產品法用于農業和建筑業;工廠法用于工業企業。
(三)計算時空范圍上的統一原則。
企業計算產值指標時,必須在起訖時間上,遵守規定的時間標準;在空間范圍上,遵守規定的空間標準。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思修》簡答題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26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考前沖刺資料包+歷年真題整理(9月26日更新)2025-09-26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