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復習:簡答(十)


91、趙秉文詩歌的風格
趙秉文詩歌創作強調“師古”,但又提倡風格多樣化,他的七絕長詩氣勢奔放、不拘一格;律詩壯麗;五言古詩則真淳簡澹、沖和清遠,詩題多標明擬某某作,或效某某詩人,在風格上近似師法對象的同時,也帶有自己的特點。
92、李純甫詩歌的風格
李純甫在詩歌創作方面,仰慕黃庭堅詩歌的峭拔,崇尚雄奇險勁的風格,主張“以心為師”而自成一家,與趙秉文的多方模仿和以古為尚形成鮮明對比。他的詩寫得狠重奇險而瑰麗多姿,屬于金后期的“尚奇”詩派。
93、王若虛詩歌的風格
王若虛是金代著名的文學批評家。他言詩主張“出于自得”而本于自然,以求真求是為務,反對李純甫及其追隨者的尚奇傾向。他對黃庭堅及其山谷詩極盡挖苦抨擊之能事,推崇蘇軾那種信筆抒寫、縱橫奔放而能體現其真性情的作風。
94、簡述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所體現的審美追求和詩歌創作觀
元好問是金代文壇最杰出的大家,他的《詩論三十首》是唐宋以來最系統、最全面的一組詩論絕句,集中體現了他的審美追求和詩歌創作觀。⑴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中通過歷評漢魏以下的詩人作品來明辨清濁,故其論詩絕句,按時間順序分論魏晉南北朝、唐、宋三個時期的詩歌流派,樹立學習榜樣而貶斥偽體。⑵他頌揚魏晉風骨,又特別強調詩歌創作要出自天然,天然,質樸和有英雄氣。他比較形象和準確地把握唐代諸家詩歌在風格意境和創作手法方面的特點,褒多于貶。⑶對于宋人的詩歌創作則頗多微辭,認為宋詩之病在于不與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評宋詩的滄海橫流和翻新出奇,認為以偏離了古詩正體而走到盡頭。矛頭所指蘇、黃后學一味求新求變的“更出奇”,明確表示自己不愿意作江西詩派中人。
95、簡述元好問詩歌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元好問是金代文壇最杰出的大家。⑴元好問的詩現存一千四百余首,不僅在金代詩人里數量最多,藝術成就也最高。⑵元好問最感人的作品,是他在金亡后寫的喪亂詩,真是字字血,聲聲淚,具有極蒼涼沉郁而悲憤高亢的特點,從而形成了情調悲涼而骨力蒼勁的獨特風格。⑶元好問擅長寫各種詩體,而以七律和七絕成就最為突出。在晚年還寫了不少詠物詩、山水詩等,技巧更成熟,且不失其一貫的豪健之氣,但藝術感染力已遠不如喪亂詩了。
96、簡述元好問詞的藝術風格。
元好問存詞近三百八十首,為金代詞壇之最。其詞風以豪放為主,是蘇、辛之后豪放詞風的高手,然于疏快豪放之中又不乏深婉風致。其詞作既有《水調歌頭?賦三門津》、《江城子》(醉來長袖舞雞嗚)那樣雄渾直切、慷慨激越的作品,又有《摸魚兒》(問人間、情是何物)那樣的以健筆寫抒情、風格清麗哀婉的作品。他的詞能于豪放之中融入婉約的韻致,形成清雄頓挫而深婉明麗的風格,成為辛棄疾之后,宋金詞壇的又一大家。
97、《梧桐雨》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長恨歌》,但基本思想傾向和意境情調,均與原作有很大不同。《長恨歌》在涉及李隆基和楊玉環關系時,有意掩蓋了李隆基奪兒媳的丑行,而《梧桐雨》不但一開始就交待了李隆基奪兒媳的過程,而且還揭露了楊貴妃和安祿山之間的私情。故《梧桐雨》劇顯然不是要歌頌李、楊的愛情,而是通過對李、楊故事的描寫,抒寫人世滄桑之感,并借劇中人物李隆基晚年孤獨凄苦的處境和悔恨哀怨的感受,表達作者自己對戰亂不幸生活的切身體驗。此劇在藝術上也獨具特色。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作者將李、楊故事放到這一急劇變化的歷史背景上來表現,并將全劇的重心和高潮放在第四折,寫戰亂平息后,失去貴妃和權位的唐明皇的孤寂生活,并著重寫他在秋夜雨聲中回憶往事的心理感受,情景交融,動人心魄。而作品的更動人之處,還在于劇中處處融進了作者自己對戰亂不幸的切身體驗,借劇中人物表達自己的感
98、《墻頭馬上》的藝術特色。
(1)白樸《墻頭馬上》是一出帶有較濃喜劇色彩的愛情劇、以緊湊、生動的情節安排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刻畫見長。(2)劇中主角李千金大膽、潑辣,在愛情問題上處理采取主動,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與其私奔,并堅定地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看重和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3)這是一出正面歌頌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諷刺封建家長的作品,人物生動,劇情活潑、藝術風格輕松,與《梧桐雨》的凝重迥然不同。
99、簡述《漢宮秋》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著名歷史劇《漢宮秋》元代作家馬致遠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1. 把“和親”之舉作為國家衰弱的征象,寫歷史興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發了反抗民族壓迫的情緒,并在一定程度上抨擊了封建王朝的腐敗無能。2. 在劇情描寫中,作者把悲劇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壽及滿朝文武身上,有意或無意地對漢元帝做了“美化”的處理,把他寫成一個忠于“愛情”的風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劇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現漢元帝失去王昭君時的悲愁別恨。3. 藝術上:劇中許多唱詞寫得聲情并茂,以塞北風光和宮中秋景,襯托離別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優美,音節嘹亮跌宕,極富藝術感染力。
100、馬致遠的神仙道化劇?
答: (1馬致遠還以善寫神仙道化劇著稱,賈仲明在為他補寫的吊詞里,稱他萬花叢中馬神仙,(2)他所寫的神仙道化劇,以勸人出家歸隱,尋找脫離紅塵的世外仙境為主旨,具有較濃的佛道虛無避世的思想,故又可稱為道佛隱士劇或度脫劇,(3)讓神仙真人度脫凡人入道,宣揚真隱士的道骨仙風之可貴,成為馬致選神仙道化劇解決矛盾的方法,戲劇沖突和人物活動均以度脫與被度脫為中心而展開.4)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進化劇反映牡會生活的范圍,許多現實的內容被納入超現實的神仙夢幻之術里,通過人物主觀情感的宣泄,用象征的手法來體現.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