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復習資料(13)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單選)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多選)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
(多選)地理環境是人們的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人類生存依賴著地理環境。這種依賴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地理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場所;地理環境為人類提供生活資料和生產建設的資源。
(論述)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用主要表現在:
(1)地理環境通過對生產的影響,加速或延續社會的發展。
(2)地理環境還可以通過對軍事政治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不同國家社會的發展。
(多選)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不起主要的決定作用。這是因為地理環境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形態的更替,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受社會因素、主要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制約。
(簡答)(單選)人口因素也是社會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對社會發展起著制約和影響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一定數量的人口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狀況能加速或延續社會的發展。只有與物質生產相適合的人口狀況,才最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發展。
(單選)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
(多選)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生產方式和生產活動,是人類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根本動力和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生產方式或生產活動是人類和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活動是形成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
(單選)從反映社會存在的程度和特點來看,社會意識包括社會心理和思想體質。
(多選)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變化發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會意識往往落后于社會存在,先進的社會意識能在一定程度上預見社會發展的趨勢,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
第二,社會意識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某些社會意識形式的發展發平可能較低,與此相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某些社會意識形式的發展水平可能較高;
第三,(單選)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任何時代的社會意識都和以前時代的社會意識有聯系,它的產生和發展要以前人所積累的思想材料為前提,繼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第四,社會意識各種形式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第五,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或稱能動性,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重要表現。
(多選)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屬于歷史唯物主義;凡是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屬于歷史唯心主義。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